[实用新型]一种球囊扩张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2363.9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5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郭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张玉枢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张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发病率极高的病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其中先天性肺动脉狭窄是右心室流出道梗阻的疾病,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根据狭窄部位可分为瓣膜部、漏斗部、肺动脉干及分支狭窄,其中最为常见的为肺动脉壁狭窄,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法有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肺动脉壁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使用球囊扩张术治疗。目前,临床使用的球囊扩张导管的球囊多为单层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球囊充压膨胀后在患者体内爆破的风险,现有技术中球囊多为圆柱体,在扩张血管的治疗过程中直接插入血管会对血管内壁造成伤害,圆柱体球囊外表面光滑,与血管内壁接触过程中血管内壁受力面积较大,存在扩张力不够的问题,在球囊进入血管后,球囊入口处血管壁自动收缩,在抽出时易对血管壁造成伤害,现有球囊扩张导管技术不够完善,存在多个隐患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球囊为双层结构,避免了球囊在治疗过程中爆破的风险,球囊两端呈阶梯状,在球囊进入血管时,扩张力逐级递增,减少了对血管内壁的伤害,球囊外表面设置有四根实心棒,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扩张力,在球囊进入血管后,支撑架位于血管口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了再抽出导管时再次扩张血管,内球囊采用橡胶材质,伸缩性能好,外球囊及实心棒采用聚酰亚胺材质,增加了外球囊的牢固性。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经久耐用,有效提高了手术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主要结构包括:内球囊、外球囊、导管、支撑架、手柄、注液口、显影环、出液口、实心棒。所述内球囊整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外球囊与内球囊形状相同,外球囊将内球囊包裹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导管一端连接内、外球囊并贯穿内、外球囊,从内、外球囊一端延伸至内、外球囊另一端,所述支撑架套装于导管中部,所述手柄与导管另一端连接,所述注液口设置于手柄上方,导管、手柄、注液口连通成一个三通结构,所述显影环设置于导管上,所述出液口则是导管本身的一个缺口,设置有显影环、出液口的导管均位于球囊体内部,所述实心棒设置于球囊体外表面,与球囊体连接紧密。
所述内球囊与外球囊两端呈阶梯状,内球囊材质为橡胶材质,外球囊为聚酰亚胺材质,位于外球囊表面的实心棒与外球囊材质相同。
所述显影环有两个,分别位于球囊体内部导管的两端。
所述支撑架为圆锥体结构。
所述球囊、支撑架、手柄与导管间均为插接连接,支撑架与导管接口处直径与球囊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经久耐用、有效提高了手术效率及减轻了手术过程中手术设备对人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球囊剖面示意图。
图中,1-内球囊、2-外球囊、3-导管、4-支撑架、5-手柄、6-注液口、7-显影环、8-出液口、9-球囊、10-实心棒。
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球囊扩张导管,主要结构包括: 内球囊1、外球囊2、导管3、支撑架4、手柄5、注液口6、显影环7、出液口8、球囊9。所述内球囊1整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外球囊2与内球囊1形状相同,两端呈阶梯状,球囊9进入血管扩张力逐级递增,减少了对血管内壁的伤害,外球囊2将内球囊1包裹形成一个整体球囊9,所述导管3一端连接内球囊1、外球囊2并贯穿内球囊1、外球囊2,从内球囊1、外球囊2一端延伸至内球囊1、外球囊2另一端,所述支撑架4套装于导管3中部,支撑架4位于血管口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了再抽出导管时再次扩张血管,所述手柄5与导管3另一端连接,所述注液口6设置于手柄5上方,导管3、手柄5、注液口6连通成一个三通结构,所述显影环7设置于导管上,所述出液口8则是导管3本身的一个缺口,设置有显影环7、出液口8的导管3均位于球囊9内部。
如图2所示实心棒10设置于球囊9外表面,与球囊9连接紧密, 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扩张力。
用本实用新型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时,在投影设备的引导下,握住手柄5,将球囊9阶梯状结构逐层缓慢伸入血管,待球囊9和导管3到达须扩张血管处,向注液口6处注入液体,液体从出液口8处流出,充满内球囊1,内球囊1逐渐胀大,从而达到对血管的扩张作用,在完成扩张作用后,握住手柄5将导管3及球囊9缓慢从支撑架4处抽出,完成对血管的扩张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2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