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2226.5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9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魏林;王见;王强;余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嘉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运动机械产品中,为防止运动中的机械产品振动过于厉害对自身的安全造成隐患。例如用于车辆的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振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振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振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在关于悬挂系统的改装过程中,硬的减振器要与硬的弹簧相搭配,而弹簧的硬度又与车重息息相关,因此较重的车一般采用较硬的减振器。
现有的减震装置不能有效抑制高频冲击时弹簧的波动,即不能有效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减震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震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抑制高频冲击时弹簧的波动,又具有复合多重的隔振隔声效果,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震装置,包括上钢壳体、开设有凹槽的下钢壳体以及设置在上钢壳体和下钢壳体之间的减震组件,所述上钢壳体设置在下钢壳体凹槽内并与下钢壳体活动连接;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弹簧减震部和穿过弹簧减震部下端设置在上钢壳体和下钢壳体之间的橡胶减震部;
所述弹簧减震部包括上盖板、和上盖板相连的多个弹簧,上盖板和上钢壳体活动连接,多个所述弹簧和下钢壳体相连;
所述橡胶减震部包括橡胶减震底座和橡胶垫,所述橡胶减震底座上部设置有一弧形槽,橡胶垫设置在弧形槽内和弧形槽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在弹簧减震部下方设置有橡胶减震部,通过这样的上下串联的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刚性弹簧的低频率和橡胶减震的阻尼特性,达到有效抑制高频冲击时弹簧的波动的目的,而且橡胶减震部的配合使用还能够起到隔震隔声的作用。当将振动的物体放置在上钢壳体上时,弹簧减震,同时弹簧进行反冲的作用力传递给下部设置的与弧形槽形状匹配的橡胶垫,橡胶垫的阻尼特性能有效抑制这种反冲作用力。
所述下钢壳体内还设置有和弹簧相连的弹簧减震垫。弹簧减震垫起到将弹簧上可能多余的反冲作用力缓冲的作用。
所述弹簧减震垫包括弹簧减震底座和设置在弹簧减震底座上的减震环,减震环上东南西北方向上各开有槽。槽的设置有利于弹簧有效的和弹簧减震垫接触,为弹簧提供一个进一步缓冲的运动轨迹,更加有效的稀释反冲。
所述橡胶垫上沿弧形槽的半径方向均匀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作用和上面减震环上的槽的作用类似,都是为了进一步缓冲弹簧的反冲作用。
所述上钢壳体上设置有防滑垫。设置防滑垫是为方便放置需要防震的物体。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弹簧减震部下方设置有橡胶减震部,通过这样的上下串联的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刚性弹簧的低频率和橡胶减震的阻尼特性,达到有效抑制高频冲击时弹簧的波动的目的,而且橡胶减震部的配合使用还能够起到隔震隔声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实用新型局部图;
图3是实用新型局部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上钢壳体,2、下钢壳体,31、上盖板,32、弹簧,4、橡胶减震部,41、橡胶减震底座,42、橡胶垫,5、弹簧减震垫,51、弹簧减震底座,52、减震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减震装置,包括上钢壳体1、开设有凹槽的下钢壳体2以及设置在上钢壳体1和下钢壳体2之间的减震组件,所述上钢壳体1设置在下钢壳体2凹槽内并与下钢壳体2活动连接;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弹簧减震部和穿过弹簧减震部下端设置在上钢壳体1和下钢壳体2之间的橡胶减震部4;
所述弹簧减震部包括上盖板31、和上盖板31相连的多个弹簧32,上盖板31和上钢壳体1活动连接,多个所述弹簧32和下钢壳体2相连;
所述橡胶减震部4包括橡胶减震底座41和橡胶垫42,所述橡胶减震底座41上部设置有一弧形槽,橡胶垫42设置在弧形槽内和弧形槽的形状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嘉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市嘉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2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