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温计快速清洁复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19103.6 | 申请日: | 2014-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5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杜娟;梁敏;刘娟;张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K5/06 | 分类号: | G01K5/06;A61L2/18;A61L2/025;B08B3/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温计 快速 清洁 复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体温计快速清洁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体温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用具,在门诊、病房护理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能简单有效地测量体温,辅助诊断疾病。体温计主要分为普通的水银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虽然能快速测量出患者体温,但测量结果受到环境温度、操作方式等影响,会出现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并且其价格普遍较贵;电子体温计多为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对于烧伤科的病患,无法与皮肤接触进行操作,因此在烧伤科的病房护理中,仍大多采用方便、测量结果准确的水银体温计。
医护人员在病房护理中,需要同时照顾多个病患,尤其是对于病患体温的监控,在各个病房中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需要定时测量病患体温,并填写体温单,以供主治医生辅助诊断。水银体温计虽然使用方便,但在每一个病患使用完毕后,都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体温计复位的操作。
对于烧伤科的病患,为避免接触感染,体温计的消毒要求很高,必须彻底充分消毒,而目前对于体温计的消毒,多采用酒精擦拭体温计的方法,比较费时,并且不能严格达到无菌要求;另外,体温计复位依靠惯性原理,需要拿着体温计的一端大力甩动,使体温计中的水银线回到35°以下,并且需要多次甩动,这对于同时照顾多个病患、每天进行多次体温测量的医护人员来说,是较大的体力负担,不利于建立快速、有效、人性化的病房护理机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温计消毒复位装置,一次性对于体温计进行消毒、复位操作,能达到病房护理的无菌要求,并且快速、有效。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体温计快速清洁复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置有消毒腔,底座中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消毒腔,消毒腔中设置有转盘,转盘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的转盘可沿输出轴的轴向滑动并固定,转盘上安装有可沿着转盘径向伸缩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体温计的夹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盘中部设置有套管,转盘通过套管套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可沿输出轴的轴向移动;转盘上设置有伸缩装置,安装板设置在伸缩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板为弧形板,安装板上远离转盘中心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的夹持装置为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卡板,卡板上设置有用于卡住体温计的卡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管上套装有推环,推环上安装有可将推环固定在套管上的固定器,推环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拉索,拉索的两端分别与推环和设置于挡板上的拉环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器包括一端铰接在推环上的固定板,在套管上开设有腔径大于口径的凹腔,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凹腔内部形状相同并且软质的凸扣。
进一步地,所述的消毒腔为空心圆形腔体,固结在底座的上边缘上;所述的安装板底部设置有与消毒腔上边缘配合的卡槽,转盘沿着电机输出轴运动使安装板位置高于消毒腔时,安装板可通过底部的卡槽卡在消毒腔上边缘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体温计消毒复位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消毒腔周围的集液罩,集液罩通过固定槽可拆卸地安装在消毒腔的外侧壁上;集液罩的底部为下凹的集液槽,集液罩内壁上的液体沿集液罩流入到集液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液罩上开设有导液口,集液槽中的液体从导液口中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中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和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的换能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盘上设置有透液孔。
进一步地,在消毒腔侧面设置有排液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超声波清洗原理,能使清洗消毒液中的气泡产生全面的微振动,破坏污物与体温计表面的吸附,是一种快速、彻底、高效的消毒方式;
2.本实用新型能一次性的能对多个体温计进行消毒、统一复位,极大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3.本装置的集成性好,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使整个装置的体积小,便于安放在病房中;同时增加了体温计端部与转动圆心处的距离,使体温计在有限的空间里受到的离心力尽可能的大,使复位过程更加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集液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图4为工作状态时纵向剖切示意图;
图5为固定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安装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9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茶叶烘干机的新型温度传感器
- 下一篇:分布式自动称重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