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保证良好工作性能的触摸式监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8139.2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1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宁来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5/14 | 分类号: | E05B45/14;E05B17/22;G08B13/08;H04M11/04;H02H9/04;H02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6 重庆市南岸区茶***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证 良好 工作 性能 触摸式 监测器 | ||
技术领域
属于机电一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犯罪嫌疑人作案之初就产生预警示,这种功能用在防盗安全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防盗安全门是保证家庭安全的重要器材,要进门就要先开门,如果家中无人,产生预警示就很具有意义,因为它提前警示,很大程度上杜绝了继续作案的可靠,减少严重的后果,因此触摸式电路就很具有意义了,因为要破解锁孔,手一定要接触锁孔或是手拿开锁的工具才能破解,但是,要将很微弱的触摸信号转化为可用的电信号,这是长期以来都在研究的课题。
家用的防盗器监测器,无法像其它家电一样,坏了,会马上得知,家用的防盗器监测器,因为不可能经常模拟作案行为而检测,就是能做到,也是十分落后的,因为这种检查是一种被动的检查,
所以有时坏了而主人却不知,如果发生意外,形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让人们更加放心的工作学习,享受现代生活,提升防盗安全门的保安性能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创新一种方案,配合一种在电源内部有源件损坏后,能实现科学递补的浮充电源,保证防盗类产品在任何时候都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与防盗器监测器配合,使之成为预警、报警、监测记录为一体的预警监测器,提升防盗类产品的保安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能保证良好工作性能的触摸式监测器由能科学递补的两用电源,锁孔盖片,报警启动开关,触摸式电路,摄录警示电路,遥控报警器共同组成。
其中:能科学递补的两用电源由两个稳压单元、两个过流保护单元、过压保护电路、充放电单元与平衡二极管共同组成。
其中:两个稳压单元是由第一稳压单元与第二稳压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成对称式;两个过流保护单元由第一过流保护单元与第二过流保护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成对称式。
第一稳压单元是:第一调整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整流输出,调压稳压管的正极连接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基极,负极串联一个电压精调电阻后到地线,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了过压保护支路,稳压单元上偏电阻一边端头连接了整流输出,另一边端头连接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基极,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了第一过流保护单元。
第二稳压单元是:第二调整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调整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一起都接在整流输出上,第二调整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一起,第二调整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了第二个过流保护单元。
第一过流保护单元是:第一过流保护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过流保护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两路,一路是连接第一稳压单元隔离二极管的正极,另一路是连接了第一过流保护显示发光管的负极,第一过流保护显示发光管的正极连接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基极。
第二过流保护单元是:第二过流保护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调整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过流保护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两路,一路是连接第二稳压单元隔离二极管的正极,另一路是连接了第二过流保护显示发光管的负极,第二过流保护显示发光管的正极连接第二调整三极管的基极。
充放电单元:第一稳压单元隔离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稳压单元隔离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一起成为浮充接点,浮充电阻的一端连接到浮充接点上,浮充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两路,一路是连接了蓄电池,另一路连接放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整流控制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整流输出,整流控制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放电三极管的基极,放电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了一个基极受控电阻到地线,放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输出,成为电压输出端。
平衡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浮充接点,负极接到放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成为电压输出端。
过压保护电路由一只过压保护稳压管与防雷管组成,防雷管安在整流输出与地线之间;过压保护稳压管的正极连接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基极,负极接地线。
锁孔盖片是一块金属片,安装在门上将锁孔开关与锁孔一起遮掩,用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在锁孔盖片上,另一端连接在触摸式电路中。
触摸式电路由灵敏度可调电阻、第一复合放大级、第二电压扩展级、第三功放级组成。
第一复合放大级包含第一个放大管与第二个放大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宁来科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宁来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8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J型直拉式防盗锁
- 下一篇:一种电桥感应式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