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温冷却源顶温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8040.2 | 申请日: | 2014-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0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坚;陈守武;尹治国;范华;汪涛;王伟;张春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8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冷却 温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树脂生产工艺中审查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在冷却环节中的恒温冷却源顶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树脂生产过程中,冷却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工艺条件。以聚酯树脂树脂生产工艺为例,工艺过程分为一次投料工艺和二次投料工艺(酯化反应);当顶温开始上升至90℃时开始打回流20分钟,避免醇超。顶温正常情况下必须控制在100℃-103℃以内,以塔顶冷却水控制好顶温,保证反应能正常顺利的进行。
现有技术中,由于在树脂生产中通常用循环水冷却,而循环水的温度一般略高于室温,一年中四季温差较大,温度的变化影响部分冷凝器的冷却效果,不利于生产中顶温的控制,进而影响产物和原材料的分离;进而影响树脂生产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在树脂生产中通常用循环水冷却,而循环水的温度一般略高于室温,一年中四季温差较大,温度的变化影响部分冷凝器的冷却效果,不利于生产中顶温的控制,进而影响产物和原材料的分离;进而影响树脂生产的质量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了恒温冷却源顶温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针对以上弊端,结合本实用新型树脂生产工艺特点,提供恒温冷却源顶温控制装置,用一种介质作为冷却源,通过控制冷冻水流量来恒定介质的温度,解决了循环水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难题。是生产过程中顶温更加容易控制,工艺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恒温冷却源顶温控制装置,包括管路系统,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管路系统相连,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同时分散控制多路管路系统。
所述控制模块为DCS控制模块,所述DCS控制模块为分散控制系统。
所述管路系统包括管路和控制阀。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冷冻水流量来恒定介质的温度。
所述恒定温度的介质作为冷凝器的冷却源。
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由于在树脂生产中通常用循环水冷却,而循环水的温度一般略高于室温,一年中四季温差较大,温度的变化影响部分冷凝器的冷却效果,不利于生产中顶温的控制,进而影响产物和原材料的分离;进而影响树脂生产的质量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恒温冷却源顶温控制装置,结合本实用新型树脂生产工艺特点,用一种介质作为冷却源,通过控制冷冻水流量来恒定介质的温度,解决了循环水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难题。是生产过程中顶温更加容易控制,工艺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DCS控制模块,2为介质,3为管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恒温冷却源顶温控制装置,包括管路系统3,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管路系统3相连,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同时分散控制多路管路系统3。所述控制模块为DCS控制模块1,所述DCS控制模块1为分散控制系统。所述管路系统3包括管路和控制阀。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冷冻水流量来恒定介质2的温度。所述恒定温度的介质2作为冷凝器的冷却源。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
现有技术中树脂生产中,通常用循环水对部分冷凝器进行冷却。但是受季节、天气影响很大,循环水温度变化大,不利于冷却的精准控制,经改造用一种恒温介质2作为冷却剂解决以上问题。
针对以上弊端,结合本实用新型工艺特点,研发恒温冷却源顶温控制装置,结构如图1,用一种介质2作为冷却源,通过控制冷冻水流量来恒定介质2的温度,解决了循环水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难题。是生产过程中顶温更加容易控制,工艺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DCS控制模块1,精准恒定冷却源介质2的温度,恒温介质2输送给各生产线作为部分冷凝器冷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80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