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菌菇种植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7380.3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6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贲伟东;杨仁智;向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子,具体说是一种菌菇种植罐。
背景技术
菌菇原是天然野生的,其品种很多,可分成有毒与无毒两类。人们已掌握对无毒菌菇的人工培育技术,使之产量大幅度增加,其营养丰富而有美容功能成为了餐桌的新宠。传统的人工栽培技术采用罐装菌种,在其向罐内接种、灭菌时罐内温度高,易造成烧菌,影响菌菇的发芽和出菇,现有专利号为200720070757.3公开的一种培养瓶盖,在盖内设置滤垫容腔,通过滤垫容腔上的通气孔和通气缺口实现瓶内的通气散热,同时增设滤垫阻止外界空气对培养容器的污染,其不足之处在于:滤垫容腔为了满足通气效果,滤垫必然不能紧密压合于盖内,在内、外通气时,滤垫无固定,易在空气流通时发生松动或移动,无法有效过滤通气孔和通气缺口之间的气路,过滤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瓶盖内滤垫过滤效果受空气流通影响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稳定压合过滤层,不影响过滤效果的菌菇种植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菌菇种植罐,包括罐身和罐盖,罐盖封装连接于罐身的上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包括上压盖、过滤层和下封盖,上压盖下端面上设有迷宫式压楞组,过滤层经上压盖由迷宫式压楞组压合封装于上压盖下端面和下封盖上端面之间的空腔内,下封盖圆周上设有向下的台阶面,台阶面上设有外气孔,下封盖下端面设有内气孔,内、外气孔由迷宫式压楞组和过滤层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为一层以上滤纸。
进一步地,所述迷宫式压楞组为矩形或圆形阵列的多道压楞。
进一步地,所述压楞包括长压楞和/或短压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迷宫式压楞组压合过滤层滤纸,能有效兼顾到滤纸的压合固定和上压盖下端面和下封盖上端面之间的空腔内通风,确保罐内与罐外的空气流通;长压楞和/或短压楞组合矩形或圆形阵列成迷宫式压楞组,各压楞间间隙流通空气,能有效缓冲空气流通对过滤层的冲击,有利于罐内热量的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压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罐身1,下封盖2,台阶面3,外气孔4,内气孔5,滤纸6,上压盖7,迷宫式压楞组8,长压楞9,短压楞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2中所示,一种菌菇种植罐包括罐身1和罐盖,罐盖封装连接于罐身的上口,罐盖包括上压盖7、一层以上滤纸6和下封盖2,上压盖7下端面上设有迷宫式压楞组8,滤纸6经上压盖7由迷宫式压楞组压合封装于上压盖下端面和下封盖2上端面之间的空腔内,下封盖2圆周上设有向下的台阶面3,台阶面上设有外气孔4,下封盖下端面设有内气孔5,内、外气孔由迷宫式压楞组和过滤层连通。迷宫式压楞组8由多道长压楞9和/或短压楞10矩形或圆形阵列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73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高效恒温板调节温度的工厂化食用菌种植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秸秆压块打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