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出浆率豆制品制浆流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6707.5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9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林;周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广和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出浆率 豆制品 流水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制品制浆流水线,特别是一种能够更多提取豆制品内蛋白质的制浆流水线,属于豆制品制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豆制品制浆流水线中设有一台粉碎机、一台分离式磨浆机以及多只盛料、盛浆容器和输送管道。粉碎机将浸泡后的大豆带水碾磨,形成浸泡在水中的碎粒,并下入置于粉碎机出口部的盛料容器中,盛料容器通过底部的泵将带水的大豆碎粒泵入置于高处的另一只盛料容器中,置于高处的盛料容器通过势能将大豆碎粒和水均匀地送入分离式磨浆机,分离式磨浆机将大豆碎粒中的蛋白质和豆渣分离,使水和大豆蛋白质混合成均匀的胶体溶液,并流入盛浆容器内,从而完成豆制品内的蛋白质提取。这样的流水线分离出的大豆蛋白质胶体溶液,其蛋白质含量仅有约70%左右,还尚存一部分大豆蛋白质在豆渣中而不能被提取,因而其出浆率较低,浪费了大豆资源,经济效益也明显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豆制品制浆流水线分离出的大豆蛋白质含量低、出浆率不足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出浆率豆制品制浆流水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出浆率豆制品制浆流水线,包含一台粉碎机、两只盛料容器、两台分离式磨浆机、两只盛渣容器、一只盛浆容器和多条输送管道,所述的一台粉碎机设置在流水线的前端,它将浸泡后的大豆带水碾磨成细颗粒;所述两只盛料容器中的第一只盛料容器置于粉碎机的出口下部,且在容器的底部设有泥浆泵;所述的泥浆泵通过输送管道将带水的大豆细颗粒输送到置于高处的第二只盛料容器中;所述第二只盛料容器通过势能将容器内的带水大豆细颗粒,从底部的出口均匀送入所述两台分离式磨浆机的第一台分离式磨浆机内进行第一次蛋白质和豆渣分离,其中水和大豆蛋白质混合成均匀的胶体溶液流入盛浆容器内,豆渣下入第一只盛渣容器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只盛渣容器的出口下部设有第二台分离式磨浆机,第一只盛渣容器通过势能将容器内的豆渣均匀送入第二台分离式磨浆机内,进行第二次带水碾磨,提取豆渣内的剩余蛋白质;
所述第二台分离式磨浆机分离出的大豆蛋白质胶体溶液流入盛浆容器内,残余豆渣下入第二只盛渣容器中。
与现有设置一台分离式磨浆机的豆制品制浆流水线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贡献是:
1、将第一台分离式磨浆机分离出的豆渣中没有被提取的蛋白质,通过设置第二台分离式磨浆机进行二次提取,使蛋白质提取含量增加20%以上;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增加约5%以上;
2、节约粮食资源,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1中:1粉碎机、2第一只盛料容器、3泥浆泵、4输送管道、5第二只盛料容器、6第一台磨浆机、7第一只盛渣容器、8第二只盛渣容器、9第二台磨浆机、10盛浆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附图1所示,粉碎机1设置在流水线的前端,它将浸泡后的大豆带水碾磨成细颗粒;第一只盛料容器2置于粉碎机1的出口下部,且在容器的底部设有泥浆泵3;泥浆泵3通过输送管道4将带水的大豆细颗粒输送到置于高处的第二只盛料容器5中;第二只盛料容器5通过势能将容器内的带水大豆细颗粒,从底部的出口均匀送入第一台分离式磨浆机6内进行第一次蛋白质和豆渣分离,其中水和大豆蛋白质混合成均匀的胶体溶液流入盛浆容器10内,豆渣下入第一只盛渣容器7中;第一只盛渣容器7的出口下部设有第二台分离式磨浆机9,第一只盛渣容器7通过势能将容器内的豆渣均匀送入第二台分离式磨浆机9内,进行第二次带水碾磨,提取豆渣内的剩余蛋白质;第二台分离式磨浆机9分离出的大豆蛋白质胶体溶液流入盛浆容器10内,残余豆渣下入第二只盛渣容器8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台分离式磨浆机,可将第一台分离式磨浆机分离出的豆渣中没有被提取的蛋白质进行二次提取,使同等数量的大豆其蛋白质提取含量增加20%以上,膳食纤维增加约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广和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广和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6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