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气门倒角位置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6528.1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6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丁小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强达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3/00 | 分类号: | G01B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12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气门 倒角 位置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门的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门倒角位置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气门,是发动机的一种重要部件,气门的作用是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空气并排出燃烧后的废气。从发动机结构上,分为进气门和排气门。进气门的作用是将空气吸入发动机内,与燃料混合燃烧,排气门的作用是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并散热。气门及气门座是影响发动机可靠性、安全性的关键零部件之一,主要用于启动和关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进气道和排气道,控制燃料混合气或空气的进入以及废气的排出,因此企业对于气门的加工工艺要求严格,一般在气门毛坯形成后,采用倒角机对其进行倒角。在气门倒角完成后,需要经过严格的倒角检测,以满足合格产品的要求,现有对气门倒角的检测往往是采用电子检测仪,然而该设备不但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需要专业人士经过培训后才能进行检测,其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和检测效率高的用于气门倒角位置的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气门倒角位置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内空腔体,所述内空腔体中设有竖直的连杆,所述连杆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设有安装气门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腔体和设于腔体两侧的锥面,所述腔体连通有排气口,所述连杆的一端贯穿到腔体,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杠杆,杠杆铰接有固定在底座上的按钮,所述机架上设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杆和连接压紧杆的压盖,所述压盖设于套筒的腔体的正上方,且压盖与气门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
本方案的原理是这样的:由于套筒的顶部设有安装气门的定位部,先将气门放在套筒顶部的定位部上,且气门是置于定位部上的密闭的腔体中,正常情况下,气门两端的倒角位置是与腔体两侧的锥面贴合的,通过压紧杆和连接压紧杆的压盖的作用,使气门的倒角紧贴在腔体两侧的锥面,由于压盖与气门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通过气压测量仪向空腔中通入压缩空气,若气门座与它的轴同心,气门两端的倒角位置与套筒的腔体上的锥面的接触处不会产生间隙,压缩空气会存留在空腔内,这时空腔中的压力升高,并由气压测量仪对压力进行记录,当气门座的中心存在偏摆,导致气门两端的倒角位置与套筒的腔体上的锥面的接触处会产生间隙,压缩空气进入腔体中,并通过排气口排出,这时空腔中的压力降低,按下底座上的按钮时,与按钮铰接的杠杆带动套筒中的连杆向上移动,使得连杆能将被检验的气门抬起,方便取出。
优选的,所述压紧杆呈L形,压紧杆铰接在机架上,通过压紧杆和压盖,使气门的倒角紧贴在腔体两侧的锥面,安装拆卸方便。
优选的,所述密闭的空腔连通有气压测量仪,通过气压测量仪向空腔中通入压缩空气,并且能对空腔中的压力进行测量记录。
优选的,所述压盖内设有连接压紧杆的支柱,所述支柱上套设有螺旋弹簧,通过压盖内的支柱和套设在支柱上的螺旋弹簧,使得气门的倒角能更好的紧贴在腔体两侧的锥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气门倒角位置的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机架2,连杆3,套筒4,气门5,腔体6,锥面7,排气口8,杠杆9,按钮10,压紧杆11,压盖12,空腔13,支柱14,螺旋弹簧15。
如图1所示,用于气门倒角位置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于底座1上的机架2,机架2上设有内空腔体,内空腔体中设有竖直的连杆3,连杆3上套设有套筒4,套筒4的顶部设有安装气门5的定位部,定位部包括腔体6和设于腔体6两侧的锥面7,腔体6连通有排气口8,连杆3的一端贯穿到腔体6,连杆3的另一端铰接有杠杆9,杠杆9铰接有固定在底座1上的按钮10,机架2上设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杆11和连接压紧杆11的压盖12,压紧杆11呈L形,压紧杆11铰接在机架2上,压盖12设于套筒4的腔体6的正上方,且压盖12与气门5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13,密闭的空腔13连通有气压测量仪,压盖12内设有连接压紧杆11的支柱14,支柱14上套设有螺旋弹簧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强达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强达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6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测距仪的光路元件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仿生蝙蝠三维扫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