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源热泵空调用蓄冷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5297.2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0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德舜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272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源热泵空 调用 蓄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泵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源热泵空调用蓄冷蓄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水蓄冷蓄热技术到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主要功能就是利用水的换热将冷或热量蓄存起来,在需要用到冷或热量的高峰时段将蓄存的冷或热量释放到用能末端,既可减少主机的装机容量也可为国家电网移峰填谷还可以节约运营费用。现在技术成熟而工程造价最低的是自然分层蓄冷蓄热技术。夏天蓄冷时可以利用消防水池改建为蓄冷水池。主要是利用低谷时段低电价进行制冷制热并蓄存以水的显热形式冷量或热量在蓄能水池内。到电力高峰时段(也就是高电价时段)把蓄存在蓄能水池的冷或热量释放到空调末端满足建筑的空气调节冷热需求。把低电价制的冷或热量放到高电价来用既节约了运营费用更减少了用电高峰的用电量。但该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使用时很繁琐,并在使用该装置时需要用到特殊部件,并需要单独加工,造成装置整体造价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污水源热泵空调用蓄冷蓄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使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源热泵空调用蓄冷蓄热装置,包括空调主机、污水源换热器、蓄冷蓄热池和末端设备,其中空调主机包括换热部和制冷制热部,污水源换热器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到空调主机换热部的换热管和设置于换热管上的循环泵,换热管途经地表下的污水池,空调主机换热部内的换热液在换热管内形成循环。
空调主机制冷制热部出水口管道经过电动阀一后一分为二,一边经过放冷放热泵和电动阀二后经过电动阀三后连接末端设备,另一边经过电动阀四后连接蓄冷蓄热池。
空调主机制冷制热部进水口管道经过电动阀五和蓄冷蓄热泵后经过电动阀六,电动阀五和蓄冷蓄热泵并联连接,制冷制热部出水口管道经过电动阀六后一分为二、一边途经电动阀七后连接蓄冷蓄热池、另一边途经电动阀八后连接末端设备。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适于实用,下面做进一步改进:
所述制冷制热部进水口管道与制冷制热部出水口管道和蓄冷蓄热池接触一端分别设置有散流器。
所述蓄冷蓄热池内设置有补水管。使得消耗的水能够快速补充。
所述散流器包括散流管、分流片和附流板,其中散流管与制冷制热部进水口管道或制冷制热部出水口管道连通,在散流管的管壁、与散流管轴线平行的直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散流孔;分流板一端为圆弧形并与散流管密封连接,分流板为至少一块并与散流管连接位置分别位于两个散流孔15之间,分流板另一端分别与附流板密封连接。
所述散流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面盲板,端面盲板其中一面与散流管密封连接,其中一端与附流板密封连接。
所述分流板宽度与散流管直径相等。
所述散流管设置八根,将制冷制热部进水口管道或制冷制热部出水口管道四级分流后分别连接散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少工程的整体造价,减少了工厂加工的人工费和材料中转的运费,改用了市场成型材料(如upvc管)。而蓄冷水池可以利用消防水池改建,既不占用太多的空间,也可以蓄存更低温度的消防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散流器9在蓄冷池内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散流器9结构示意图。
图5图4的B-B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1-空调主机,1a-换热部,1b-制冷制热部,2-污水源换热器,2a-循环泵,2b-换热管,3-电动阀二,4-蓄冷蓄热泵,5-电动阀六,6-电动阀五,7-电动阀七,8-电动阀八,9-散流器,10-末端设备,11-补水管,12-电动阀三,13-放冷放热泵,14-蓄冷蓄热池,15-散流孔,16-电动阀四,17-电动阀一,18-分流板,19-附流板,20-端面盲板,21-散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德舜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德舜人工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52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能源制冷制热节能系统
- 下一篇:辅助装置以及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