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壳断路器的脱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15207.X | 申请日: | 2014-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1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唐维春;顾建青;王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 主分类号: | H01H71/24 | 分类号: | H01H71/24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的脱扣装置。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一般由脱扣器、触头系统、灭弧装置、传动机构、基架和外壳等几部分组成。断路器脱扣器在线路、用电设备发生过载或短路等情况下,触发脱扣部件动作,以切断主电路,实现对线路和用电设备的保护。目前断路器脱扣器主要采用电磁式脱扣器和热磁式脱扣器两类,其中:热磁式脱扣器中有一种为螺管式脱扣装置,该螺管式脱扣装置主要依靠脱扣杆打击使断路器动作而实现跳闸。
目前,随着塑壳断路器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对内部机构在安装空间上的布置以及安装的便捷性、合理性和可靠性方面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而现有的螺管式脱扣装置,存在着安装空间大、装配步骤复杂、连接牢固度差等弊端,从而制约了小型化断路器的发展。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038882U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电路断路器”,其通过与动铁芯连接的致动件,将磁脱扣器中电磁铁的吸合动作传递至断路器的牵引杆,该牵引杆与热脱扣器相配合,使得磁脱扣器与热脱扣器可以共用一个牵引杆。上述致动件与动铁芯之间的装配方式为旋转式安装,即致动件先通过导向件安装在支架上,然后以导向件为旋转中心转动所述的致动件,再通过致动件上开设的腔实现与动铁芯的端头之间的卡固。上述装配方式存在的不足是:由于采用旋转装配方式,这就需要断路器内部在牵引杆处留出较大的安装空间,从而不利于小型化断路器发展趋势的要求。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螺管式脱扣装置中的脱扣杆的安装结构方式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的脱扣装置, 能够实现螺管式脱扣装置中脱扣杆的快速、可靠安装,且能为小型化断路器节省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的脱扣装置,该脱扣装置包括电磁机构、导向杆和脱扣杆,所述电磁机构内设有与脱扣杆连接的动铁芯,所述的导向杆安装在电磁机构上与动铁芯平行且位于所述动铁芯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扣杆沿高度方向自上而下分别开设导向槽和定位腔,所述的导向杆与脱扣杆上的导向槽插配,并可在导向槽内上下滑动,所述的定位腔位于脱扣杆高度方向的底部,其上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开口朝下;所述的动铁芯为阶梯形圆柱体,其一端具有窄缩的颈部和呈扁平状的头部,动铁芯的颈部自开口槽的开口处向上插入开口槽内而实现动铁芯与脱扣杆之间的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脱扣杆上还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开口朝下,所述的动铁芯的头部自卡槽的开口处向上插入卡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卡槽的宽度与所述动铁芯的头部的厚度相吻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开口槽的开口端的间隙距要小于所述颈部的直径,使得所述的颈部与所述的开口端之间构成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的下端与开口槽的开口端之间的距离D要小于或等于所述的导向杆与动铁芯的头部之间的距离d。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能使螺管式脱扣装置中脱扣杆的安装变得更加快捷、连接更加可靠;同时,将已有技术中脱扣杆与动铁芯在支架上的旋转装配方式变为上下安装的装配方式,使脱扣杆的安装空间减少,从而能够实现断路器在安装空间上的节约化,为实现塑壳断路器的小型化节省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脱扣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圈组件、导向杆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脱扣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脱扣装置在装配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脱扣装置在装配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磁机构、11.动铁芯、111.头部、112.颈部、12.轭铁、121.底板、122.前折板、1221.第一圆孔、1222.导向杆孔、123.后折板、1231.第二圆孔、13.线圈、14.静铁芯;2.导向杆;3.脱扣杆、31.导向槽、32.定位腔、321.开口槽、3211.开口端、3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5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