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滑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2866.8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9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冯秀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秀兰 |
主分类号: | A43B13/22 | 分类号: | A43B13/22;A43B1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6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滑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滑鞋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鞋底的防滑性能对于运动鞋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若鞋底的防滑性能不能达到要求,穿着者在运动过程中,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脚步动作,影响运动心情和运动成绩,甚至可能摔倒受伤,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伤,尤其是在前脚掌蹬地向前阶段,对于鞋底前掌区的防滑性能要求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底前掌区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的防滑鞋底。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鞋底下表面,所述鞋底下表面包括与前脚掌位置对应的前掌区,所述前掌区上设有两个第一防滑结构,两个所述第一防滑结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前掌区内外两侧;每个所述第一防滑结构分别由中段防滑体、前段防滑体和后段防滑体组成,所述前段防滑体与所述中段防滑体前端连接,所述后段防滑体与所述中段防滑体后端连接;所述前段防滑体和所述后段防滑体分别为一三角形防滑凸柱;所述中段防滑体包括至少一个六边形防滑凸柱,所述六边形防滑凸柱内设有凹孔和阶梯槽,所述阶梯槽设置在所述凹孔至所述六角形防滑凸柱外周沿之间的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三角形防滑凸柱的横截面形状分别为直角三角形,且该直角三角由直角短边、直角长边及斜边构成,所述直角短边与所述中段防滑体相连接,所述直角长边靠近所述前掌区中心设置。
优选地,所述中段防滑体由三个所述三角形防滑凸柱构成,三个所述三角形防滑凸柱沿所述前掌区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在相邻两所述三角形防滑凸柱之间设有连接条。
优选地,在两个所述第一防滑结构之间设有第二防滑结构,所述第二防滑结构由多个圆形防滑凸柱组成,多个所述圆形防滑凸柱沿所述前掌区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第一防滑结构由前段防滑体、中段防滑体及后段防滑体组成,前段防滑体和后段防滑体分别为横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防滑凸柱,中段防滑体由至少一个六边形防滑凸柱构成,且每个中段防滑体内设有凹孔和阶梯槽,相邻两六边形防滑凸柱间连接有连接条,凹孔和阶梯槽受力后协同增强彼此的变形能力和吸附能力,使得第一防滑结构具有多个方向上的防滑作用以及强而有力的受力变形后的吸附抓地作用,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鞋底前掌区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段防滑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掌区;10.中段防滑体;20.前段防滑体;30.后段防滑体;40.第二防滑结构;101.凹孔;102.阶梯槽;103.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滑鞋底,包括鞋底下表面,所述鞋底下表面包括与前脚掌位置对应的前掌区1。
所述前掌区1上设有两个第一防滑结构,两个所述第一防滑结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前掌区1内外两侧。每个所述第一防滑结构分别由中段防滑体10、前段防滑体20和后段防滑体30组成,所述前段防滑体20与所述中段防滑体10前端连接,所述后段防滑体30与所述中段防滑体10后端连接,所述前段防滑体20和所述后段防滑体30分别为一三角形防滑凸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角形防滑凸柱的横截面形状分别为直角三角形,且该直角三角由直角短边、直角长边及斜边构成,所述直角短边与所述中段防滑体10相连接,所述直角长边靠近所述前掌区1中心设置。
所述中段防滑体10包括至少一个六边形防滑凸柱,所述六边形防滑凸柱内设有凹孔101和阶梯槽102,所述阶梯槽102设置在所述凹孔101至所述六角形防滑凸柱外周沿之间的位置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段防滑体10由三个所述三角形防滑凸柱构成,三个所述三角形防滑凸柱沿所述前掌区1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在相邻两所述三角形防滑凸柱之间设有连接条103,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还在两个所述第一防滑结构之间设有第二防滑结构40,所述第二防滑结构40由多个圆形防滑凸柱组成,多个所述圆形防滑凸柱沿所述前掌区1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防滑结构40靠近地面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防滑结构靠近地面的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保证鞋底下表面的平整贴地性,并进一步提升鞋底前掌区1的防滑性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秀兰,未经冯秀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28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