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洗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12084.4 | 申请日: | 2014-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2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锻艺金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G3/00 | 分类号: | C23G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洗池。
背景技术
酸洗作业过程,即让酸液与金属材料表面的氧化物反应后从金属材料的表面脱落。酸洗过程中,酸液与氧化物的反应物仍然会在金属表面形成一个酸性较弱的保护层,随着反应物的逐步缓慢扩散才能逐渐完成酸洗作业。
目前,由于酸洗池构造不合理,酸洗池的池壁容易被腐蚀,并且酸洗液直接进行倾倒,没有均匀的分布在酸洗池内,容易产生酸洗不均匀的现象。圆形及放置不牢固的物品容易在池内滚动、导致物品不稳定,发生危险。如果酸液池内加入液体过多,容易发生溢出的风险,导致液体流出,危机财产及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腐蚀、防碰撞,可稳固托起被放置物品,防止液体溢出,使用安全的酸洗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酸洗池,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以耐火砖和耐酸水泥砌成的环形墙,所述环形墙内壁设置有保温隔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内壁设置有PV塑料层,所述PV塑料层与所述保温隔热层之间在所述本体的垂直方向形成空隙,所述PV塑料层内壁设置有钢化玻璃,所述本体的一侧设有进液管、排液管,所述本体的另一侧设有溢出管,所述本体的底壁均布设置有凸块。
上述的酸洗池,所述溢出管的进液口开设于钢化玻璃上、且穿过PV塑料层进入空隙向底部延伸,穿过保温隔热层、环形墙、且溢出管的出液口开设于环形墙上。
上述的酸洗池,所述凸块呈球形。
上述的酸洗池,所述钢化玻璃的厚度为3cm。
本实用新型酸洗池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酸洗池,原先的纯塑料池壁内侧为3厘米厚的钢化玻璃,既可以有效地防止因被酸洗物品撞坏玻璃,又可以防止因被酸洗物品撞坏塑料而直接对酸洗池的腐蚀。
2、本实用新型酸洗池,凸块交错分布,对于不同大小的物品均可有效稳固放置,不会产生移动,增加了酸洗的效率,保障了使用的安全及空间的有效使用。
3、本实用新型酸洗池,当酸洗池液体过多,到达警戒位置时,可通过溢出管进行液体的分流,保障了液体的有效收集、同时工作场地干净卫生,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酸洗池,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以耐火砖和耐酸水泥砌成的环形墙5,所述环形墙5内壁设置有保温隔热层6,所述保温隔热层6内壁设置有PV塑料层9,所述PV塑料层9与所述保温隔热层6之间在所述本体1的垂直方向形成空隙10,所述PV塑料层9内壁设置有钢化玻璃8,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有进液管3、排液管2,所述本体1的另一侧设有溢出管4,所述本体1的底壁均布设置有凸块7。
所述溢出管4的进液口开设于钢化玻璃8上、且穿过PV塑料层9进入空隙10向底部延伸,穿过保温隔热层6、环形墙5、且溢出管4的出液口开设于环形墙5上。所述空隙10除了可供溢出管4通过,同时也起到防止溢出管4破损,液体可直接流入空隙10中的作用,还是为了更好的防止液体随便的撒漏。
所述进液管3由本体1的外部进入本体1的内部,所述排液管2由本体1的外部进入本体1的内部;也可设置于底部,通过穿过钢化玻璃8、PV塑料层9、保温隔热层6、环形墙5将液体排除。
所述凸块7呈球形,也就是半圆形,同时不管被放置硫酸池物体的大小,凸块7都会与其形成线接触,增加了固定的效果,受力面积增大。
所述钢化玻璃8的厚度为3cm。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锻艺金属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锻艺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20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