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1063.0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8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热流动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陈士骞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热交换装置,尤其系指以热浮力原理所设计的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装置处理无线射频号号及数位讯号之间相互转换运算处理,而为了减少射频讯号在传输时的损耗,RRU通常在设置时大部分都会尽量设置在传输天线的周围,例如是设置在讯号发射塔或建筑物顶部,而RRU在处理大量的讯号转换运算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若无法适时的进行散热将造成RRU的热当机及设备损坏,而传统进行散热的方式,大都会使用风扇设置在散热鳍片上,利用风扇产生的风力将传导至散热鳍片上的热能移除,但是风扇是一种转动元件,其可靠度低且汰换率及维修率高,虽则风扇的价格低,但是一旦风扇需要更换或维修,其人工维修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大多的RRU装置大多仅利用RRU壳体上的多个散热金属片进行散热,但是散热效果十分有限,因此要如何减少风扇的维修率及汰换率是目前业界所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利用在电子装置的壳体上设置一热交换装置,使热交换装置与电子装置之间产生热浮力效应,使冷空气能不间断的从外界导入,达到使电子装置能有效的散热。
一种热交换装置,适于设置在一电子装置的一第一壳体上,该第一壳体具有一上表面及与该上表面邻接的一侧壁,且该第一壳体具有多个第一金属片,突出于该第一壳体的该侧壁,该热交换装置包括一第二壳体,接合该第一壳体,一第一开口设在该第二壳体的底部供该电子装置穿过该第一开口并延伸进入该第二壳体的一内部空间中,且一第二开口设在该第二壳体的一壳壁处且与该第二壳体的该内部空间连通;多个第二金属片,位于该内部空间内,该些第二金属片设在该第一壳体的该上表面的上方;以及一第一加热器,设置在该内部空间内并与该些第二金属片导热性连接。
一种热交换装置,适于设置在一电子装置的一第一壳体上,该第一壳体具有一上表面及与该上表面邻接的一侧壁,且该第一壳体具有多个第一金属片,突出于该第一壳体的该侧壁,该热交换装置包括一第二壳体,接合该第一壳体,一第一开口设在该第二壳体的底部供该电子装置穿过第一开口并延伸进入该第二壳体的一内部空间中,且一第二开口设在该第二壳体的一壳壁处且与该第二壳体的该内部空间连通;多个第二金属片,位于该内部空间内,该些第二金属片设在该第一壳体的该上表面的上方;以及一第一热导元件,设置在该内部空间内并与该些第二金属片及该侧壁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第1态样的透视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第2态样的透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 电子装置 102 第一壳体
103 上表面 107 前侧表面
108 后侧表面 109 散热片
200 热交换装置 201 第二壳体
202 第一散热鳍片 203 第二散热鳍片
204 加热器 205 开口
206 开孔 207 锁合孔
208 内部空间 2021 散热片
2031 散热片 202a 穿孔
203a 穿孔 209 热导元件
210 第三散热鳍片 211 第四散热鳍片
2021 散热片 2031 散热片
212 开孔 213 导风管
214 第一开口端 215 第二开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热流动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热流动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1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