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丝线卷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0798.1 | 申请日: | 2014-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5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袁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安太弹簧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04 | 分类号: | B21C4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7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丝线 卷绕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装置,尤其是一种金属丝线卷绕机构。
背景技术
弹簧制作的原材料是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线,为连续作业,会将大量的金属线缠绕在卷筒上。如中国专利CN203599242所公开的金属线材拉丝机用减速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卷筒座,所述的卷筒座一侧通过连接法兰安装齿轮减速箱,卷筒座另一侧安装卷筒,卷筒、连接法兰和卷筒座同轴设置,齿轮减速箱内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伸出齿轮减速箱侧壁,输出轴的伸出端穿过连接法兰和卷筒座内部并与卷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体结构,输出轴可带动卷筒同步正反转。
然而中国专利CN203599242仅用电机作为动力源,而在实际调控中需要手动辅助来进行最后的收线操作(即判断是否停止卷绕,将卷筒上的线头固定),如果采用手动卷绕金属线,人力难以停止卷筒(质量较大)的惯性转动,如果采用电机全程驱动,人力又无法干预最后的停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电机与人力双重调节的金属丝线卷绕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金属丝线卷绕机构,包括支架以及与支架转动连接的卷筒,支架包括两个支板,两支板之设有一贯穿两个支板的转动轴,所述卷筒固定在转动轴上,转动轴露出支板的部分设有与电机输出轴相接的接口;所述卷筒的两端固设有侧板,侧板上固设有与卷筒同轴心的齿轮,所述支板上转动连接有一转杆,转杆头端与所述齿轮的齿槽形状及尺寸匹配,所述转杆头端的转动路径过所述齿轮的齿槽。
采用本实用新型金属丝线卷绕机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由于转动轴露出支板的部分设有与电机输出轴相接的接口,而且卷筒固定在转动轴上,这样电机可以驱动卷筒转动,人手也可以通过在卷筒表面施加切向力来推动卷筒;
2、由于本实用新型金属丝线卷绕机构中侧板上固设有与卷筒同轴心的齿轮,而支板上转动连接有一转杆,转杆头端的转动路径过所述齿轮的齿槽,这样就可以通过转动转杆使其并头端嵌入到齿槽中,从而使齿轮停转。由于卷筒与齿轮固设在一起,而且两者同轴心,所以卷筒也会停转,所以通过手动来停止受惯性作用运动的卷筒。
本实用新型金属丝线卷绕机构采用特定的锁止机构来手动停止卷筒的运动,从而实现适应电机与人力双重调节的金属丝线卷绕机构(电机控制部分属于常识,此处不缀述)。
进一步,所述卷筒下方是设于机架上的支撑架,所述卷筒与支撑架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支撑架包括顶部的支撑板以及支撑板与机架之间的连接杆;所述支撑板其朝向卷筒的一面是与卷筒曲率一致的弧面。
拆缷滚筒,滚筒下方应设有防护装置,否则直接将转动轴卸下,滚筒会下落一段距离,使得滚筒与地面或机架碰撞造成损伤。因此设置支撑架,支撑架顶部的支撑板其朝向卷筒的一面是与卷筒曲率一致的弧面,这样滚筒落下时能恰好落在支撑板上,能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进一步,所述卷筒上开设有用于固定线头用的引线槽。
绕线时,需将线头先固定在卷筒上,所以在卷筒上开设有用于固定线头用的引线槽,固定好线头后再旋转卷筒,就能卷绕金属线线材了。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为螺纹杆,螺纹杆与机架螺纹连接。
为了调节支撑板与滚筒之间的间隙(该间隙不能太大,否则不能构成一个安全距离),将连接杆与机架之间设为活动连接,并采用现有中最常用的螺纹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金属丝线卷绕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侧板1、引线槽2、转杆3、头端31、支板6、接口5、支撑板8、螺母10、滚筒11、金属线12、螺纹杆9、安全距离7、调节螺栓4。
如图1所示,金属丝线卷绕机构,包括支架以及与支架转动连接的卷筒,支架包括两个支板6,两支板6之设有一贯穿两个支板6的转动轴,所述卷筒固定在转动轴上,卷筒内设有与转动轴相配合的轴孔,转动轴与轴孔的横断面为正六边形,这样就能实现转动轴对卷筒的带动,同时也便于拆缷,只要将转动轴从轴孔内抽出即可。
如图2所示,转动轴露出支板6的部分设有与电机输出轴相接的接口5;所述卷筒的两端固设有侧板1,侧板1上固设有与卷筒同轴心的齿轮,所述支板6上转动连接有一转杆3,转杆3头端31与所述齿轮的齿槽形状及尺寸匹配,所述转杆3头端31的转动路径过所述齿轮的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安太弹簧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安太弹簧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07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行走校直机
- 下一篇:一种截面逐渐增大的镰形管一次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