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扁钢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10782.0 | 申请日: | 2014-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5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袁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安太弹簧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11/10 | 分类号: | B21D11/10;B21D11/2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 地址: | 4027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扁钢的装置。
背景技术
扁钢是工业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重要原材料,尤其是在汽车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扁钢通常在汽车领域制作成扁钢弹簧。扁钢弹簧指:由多片不等长和不等曲率的扁钢叠合而成。安装好后两端自然向上弯曲。当路面对轮子的冲击力传来时,扁钢产生变形,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纵向布置时还具有导向传力的作用。现有技术对扁钢的弯曲度是将扁钢一块一块的在卷板机上弯曲,然后在将扁钢叠加在一起组成扁钢弹簧。
由此可见现有的技术加工扁钢弹簧中扁钢的弯曲时存在工作效率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加工扁钢弹簧中扁钢的弯曲时存在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加工扁钢的装置,具有拆装工件简单,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加工扁钢的装置,包括支撑座、动力系统和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与支撑座互动连接;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为长方体,所述支撑板中部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个滑槽,所述夹持板包括底板和两个卡座,所述底板和卡座固定连接,所述卡座上设有U形槽,所述卡座底部设有与滑槽相对应的滑块,所述两个卡座上的U形槽的槽口相向,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两个套筒,且套筒的内孔为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靠近夹持板的端部设有挡板;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转动轴和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两端设有滚轮,所述转动轴与电机法兰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旋转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的通孔处设有推力轴承,所述转动轴穿过支撑板上的通孔。
采用本方案中的用于加工扁钢的装置,包括支撑座、动力系统和夹持板;夹持板起夹持工件的作用。动力系统为工件弯曲时提供动力。支撑柱起支撑板的作用。支撑板上的通孔方便转动轴穿过支撑板与旋转杆连接。卡座山的U形槽将待加工的工件夹持。支撑座上的套筒对螺杆起定位作用,螺杆转动使夹持板在支撑座上移动,以实现加工扁钢弯曲时的曲率,夹持板离旋转杆越近,扁钢加工出来的曲率越小。夹持板在支撑板上移动时,滑块在滑槽内移动对夹持板起导向作用。螺杆上靠近夹持板的端部设有挡板;挡板使夹持板受力面更大,减小夹持板集中受力。电机旋转带动转动轴旋转,转动轴旋转从而带动旋转杆运动,旋转杆运动使旋转杆上的滚轮挤压工件,使工件发生弯曲,从而实现了工件的弯曲。旋转杆旋转一圈实现对两个工件的加工。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具体使用本加工扁钢的装置时,根据工件所需要加工的曲率大小选择旋转滚轮的大小。将所选滚轮安装在旋转杆的两端。然后将工件固定在夹持板上,此时工件被卡座上的U形槽卡住。然后旋转螺杆,使螺杆抵着夹持板上的支撑板处使夹持板向靠近旋转杆的方向移动,此时启动电机使转动轴旋转,从而实现旋转杆旋转,螺杆抵着夹持板逐渐向靠近旋转杆的方向移动,滚轮不断挤压工件,从而达到使工件弯曲的效果。旋转杆旋转一圈对两件工件挤压,相对于现有的每一件工件都需要单独加工而言,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换滚轮的直径可实现加工不同曲率的工件。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底端设有减震装置。避免扁钢在弯曲的过程中,因震动使支撑柱与地面发出吵人的噪声。
进一步,所述螺杆远离夹持板的端部设有手柄。方便螺杆旋转,使螺杆转动更加轻松。
进一步,所述螺杆上的螺纹为双线螺纹。双线螺纹工螺杆转动一圈移动的距离是单线螺杆转动一圈移动的距离的两倍。
进一步,所述滑槽为燕尾槽,所述滑块为燕尾块。燕尾槽相对于矩形滑槽而言导向性更好,且燕尾槽能承受各种不同方向的力。
进一步,所述螺杆上套设有弹簧,且弹簧位于挡板和套筒之间。挡板抵夹持板时,避免工件加工过程中因震动使螺杆回退,导致夹持板位置发生移动影响加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扁钢的装置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扁钢的装置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座1、夹持板2、支撑板3、支撑柱4、滚轮5、底板6、卡座7、螺杆8、电机9、转动轴10、旋转杆11、减震片12、套筒13、弹簧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安太弹簧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安太弹簧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0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的加热旋压成形技术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两端用弯管机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