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由螺纹钢焊制而成的施工现场用简易手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0148.7 | 申请日: | 2014-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1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董浩;谭兴顺;罗宗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1/18 | 分类号: | B62B1/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钢 施工现场 简易 手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搬运材料的便携施工工具,属于建筑施工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施工成本与质量控制的竞争。只有降低施工成本,才能合理保证利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占据有力地位。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探索降低施工成本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对于有效地参与行业竞争,提高施工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总会有各种散装或是小块状材料由于质量大,只靠工人徒手搬运。这需要耗费工人大量的工作时间,从而潜在的增加了人工费,降低了施工效率,增加了工程成本。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会产生少量剩余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钢筋或是达到报废标准的废钢筋,这些材料通常被低价回收,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鉴于施工现场工人搬运材料效率低下以及存在废钢筋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的现实状况,利用少量螺纹钢或与废钢筋,外购市场常见的工地手推车轮制作而成的施工现场用简易手推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不仅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对废钢筋回收再利用,使用寿命长,节省大量人工搬运费,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不容忽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给施工现场的施工工人提供更便携的施工工具,给企业降低人工费投入,增加利润,提供一种由螺纹钢与车轮组成的施工现场用简易手推车。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由螺纹钢焊制而成的施工现场用简易手推车,它包括由两根反向“Z”形钢筋条构成的“Z”形车架和用于连接着两根反向“Z”形钢筋条的连接杆组成的承重体系;它还包括两个车轮和车轴,在车轴的底部连接一个“U”形支腿。
所述连接杆为焊接在两根反向“Z”形钢筋条之间的短钢筋。
所述反向“Z”形钢筋为直径18mm的螺纹钢,总长2100mm。
所述反向“Z”形钢筋包括作为扶手的前弯折段,作为承重部分的水平段和作为车后档杆的后弯折段。
所述前弯折段长度为200mm,所述水平段长度为1400mm,所述后弯折段长度为500mm。
所述连接杆是由直径为16mm、长度为382mm的钢筋制成。
所述“U”形支腿是采用直径为14mm,总体长度为950mm的钢筋制成的结构。
所述“U”形支腿的“U”形开口方向朝向地面。
所述车轮为26型实心轮胎。
所述车轴是由直径25mm、长度为800mm的钢筋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有架体材料除车轮外均为施工现场常见的螺纹钢。本实用新型所用的螺纹钢为少量施工现场施工后剩余的螺纹钢以及无法再回收利用的废螺纹钢筋,小直径钢筋直径为14mm、16mm、18mm等,大直径钢筋直径为20mm、22mm、25mm等,所利用钢筋直径可根据现场钢筋使用剩余的实际情况而定。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简易手推车焊制架体与车轮及车轴拼装完成后,即可投入现场使用。利用此种小推车可一次搬运多块小型砌块,或者其他体积较小的重物。
本实用新型操作灵活,体积小,结实耐用,以手推车的形式代替人力搬运材料,给工人提供一种便携的施工工具,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能减少人工费投入,从而降低工程成本,经济性强。主要适用于现场状况较为复杂的二次结构砌筑阶段或者其他需要搬运小体积材料施工阶段。
附图说明
图1是该简易手推车的西南等轴侧视图;
图2是该简易手推车的侧后视图;
图3是该简易手推车的载物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Z”形车架,2-连接杆,3-车轮,4-“U”形支腿,5-车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由螺纹钢焊制而成的施工现场用简易手推车由承重架体系,“U”形支腿4,车轴5,两个车轮3组成。
承重架体系由两条螺纹钢焊制加工而成的反向“Z”形车架1与3条由连接短钢筋构成的连接杆2组成。
如图1所示,反向“Z”形车架1上端水平段长为200mm,即为扶手,下端水平段长为500mm,中间垂直段长度为1400mm,中间垂直段作为承重部分用于载运货物。加工时利用现场钢筋加工机械将其上下两端均弯折90度。两边反向“Z”形车架1与车轮中心的水平距离均为150mm。连接杆2与反向“Z”形车架1采用焊接形式连接,上下两根连接杆2的间距为400mm,最上面的连接杆2与反向“Z”形车架1的竖直距离为150mm。小车完全竖直后,反向“Z”形车架1的下端水平段与地面的竖直距离为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0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