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并联单出风口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9958.0 | 申请日: | 2014-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8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戴大利;毛德丽;熊德明;熊麒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德马高速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9/04 | 分类号: | H02K9/04;F04D25/0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84***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并联 风口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电机领域,是针对电机散热的一体化并联单出风口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散热装置,普遍采用普通离心风机安装在电机的两端任意一端顶部对电机进行强制冷却,普通离心风机噪声大、振动大、体积大、风量小、风压低,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
现有散热装置普遍是采用普通离心风机,其结构及形状大多数为图1所示,其缺陷有以下几点:
a. 普通离心风机的驱动电机在蜗壳成90°单轴、单法兰悬臂式安装,所选配的又是普通系列电机,噪声大、振动大,完全不能满足变频高速电机的噪声限值和振动限值,会因离心风机传递的共振造成电机轴承烧毁;
c. 普通离心风机的驱动电机选配的是普通系列电机,其转速一般为2900r/min左右,风量小、风压低,无法将变频高速电机所产生的高热量带走,对变频高速电机进行有效的强制冷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风量和风压,减小噪声和振动的一体化并联单出风口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技术方案,包括双轴伸电动机、蜗壳、叶轮、导风底座,前述的电动机两边的端盖中心有轴承座,前述的端盖的一端与电动机的机座用止口配合定位、螺栓连接,另一端为凸缘法兰,在凸缘法兰与轴承座之间径向端面有进风口和加强筋, 前述的导风底座有呈Y字形通风道,上端为双进风,下端为单出风,其蜗壳的一端为全封闭,另一端为进风口和叶轮进口,前述的凸缘法兰的外止口与蜗壳另一端以止口配合定位、并用另一螺栓连接,电动机的两边轴伸分别与叶轮的轴套用平键连接,以锁紧螺母进行紧固。导风底座上端的双进风口与两个蜗壳下端出风口尺寸相等,并分别用法兰和其它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节能、降噪,风量和风压大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紧螺母 2-蜗壳 3-叶轮 4-电动机 5-导风底座
6-Y字形通风道 7-轴承座 8-凸缘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包括双轴伸电动机4、蜗壳2、叶轮3、导风底座5,前述的电动机4两边的端盖中心有轴承座7,前述的端盖的一端与电动机4的机座用止口配合定位、螺栓连接,另一端为凸缘法兰8,在凸缘法兰8与轴承座7之间径向端面有进风口和加强筋,
前述的导风底座5有呈Y字形通风道6,其上端为双进风,下端为单出风,前述蜗壳2的一端为全封闭,另一端为进风口和叶轮3进口,前述的凸缘法兰8的外止口与蜗壳2另一端的以止口配合定位、并用另一螺栓连接,电动机4的两边轴伸分别与叶轮3的轴套用平键连接,以锁紧螺母1进行紧固。导风底座5上端的双进风口与两个蜗壳2下端出风口尺寸相等,并分别用法兰和其它螺栓连接。
将电机的电源线与调试完好的变频器输出端子连接,开启变频器即可运行。一体化并联单出风口散热装置运行时,装置的所需大量进风均从端盖上进风口吸入,由于叶轮转速高,所产生的大风量、高风压直接对高速电机进行强制冷却,有效带走高速电机额外发热所产生的热量。
一体化并联单出风口散热装置采用1个电动机驱动2个叶轮的并联整体设计,两叶轮轴向力均衡对持,可减小轴向力97%以上,该装置为电动机双轴伸、双凸缘法兰分别与2个蜗壳配合导风底座形成稳定支承安装,可减小噪声和振动30%左右。
一体化并联单出风口散热装置驱动电机无须风扇散热,当装置运行时所需的大量风源均从电机前后两端盖进风口进入的同时,对该装置的驱动电机的表面温度进行有效冷却,可延长电机寿命1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德马高速设备研究所,未经重庆德马高速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99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