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下肢固定矫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9490.5 | 申请日: | 2014-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1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关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永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下肢 固定 矫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下肢固定矫形器。
背景技术
下肢的创伤、疾患以及膝关节韧带、骨骼损伤的术后或保守治疗,踝足、胫腓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多是由于堕落、跌伤、冲撞及交通事故所致。常常会使动脉破裂,造成骨折、韧带损伤难以愈合,严重者会导致畸形愈合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临床上手术以后多采用石膏加固定板固定的方式来稳定,采用石膏固定一方面固定效果差,另一方面对于不同患者多角度固定没有通用性,医疗人员在固定时缺乏一种通用器材可以适用于不同状态患者,这给医务人员工作带来了不便,石膏固定后的患者脚部上时间搁置常会左右摆动,不透气、不易调整、容易过敏、调整不方便、太沉重等缺点严重时会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种可以根据不同患者分段调整腿部、踝部宽度且固定形式多样化的可调下肢固定矫形器。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调下肢固定矫形器,包括上矫形器和下矫形器两个部分,所述上矫形器与下矫形器通过设置于两侧的连接板铰接连接于一体,所述下矫形器又包括铰接连接的胫腓骨固定器以及脚踝固定器,所述上矫形器与下矫形器均为组合拼装的半开口弧状结构同时开口处设置有若干固定带,在所述上矫形器与胫腓骨固定器的后侧面上各设置有两个拼装而成的内凹固定槽,对应拼装的内凹固定槽通过设置于槽内的锁紧块通过螺栓锁紧固定。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脚踝固定器的后跟处设置有后跟置放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凹固定槽外侧表面为平面状。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带为正面为钩面反面为毛面的魔术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矫形器和下矫形器的内部均设置有内衬垫,所述内衬垫为棉麻复合面料所制而成。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凹固定槽底面设置有两个腰形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矫形器连接可以调节高度、角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矫形器后连接挡板可以调节上下宽度、使其更吻合接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膝下 膝上固定矫形器,可根据胖瘦需要分段调整腿部、踝部宽度,具有良好的适配吻合性,内衬垫采用了棉麻复合面料,增强了患者佩戴的舒适性,同时上矫形器和下矫形器采用可调节的连接板固定,同时该处连接可根据需要调整任一固定角度,满足不同患者需要,胫腓骨固定器与脚踝固定器铰接处也可以任意选择固定角度,当患者脚部悬平放置时,脚后跟可以很舒适的搁置于后跟置放槽内,长时间放置脚后跟不会疼痛,内凹固定槽外侧表面为平面状可以起到很好的平衡稳定作用,使得患者腿部不会发生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纵向半剖结构示意图。
1-上矫形器;2-下矫形器;3-连接板;4-固定带;5-锁紧块;6-内衬垫;11-内凹固定槽;12-腰形孔;21-胫腓骨固定器;22-脚踝固定器;31-连接孔;221-后跟置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调下肢固定矫形器,包括上矫形器1和下矫形器2两个部分,所述上矫形器1与下矫形器2通过设置于两侧的连接板3铰接连接于一体,所述下矫形器2又包括铰接连接的胫腓骨固定器21以及脚踝固定器22,所述上矫形器1与下矫形器2均为组合拼装的半开口弧状结构同时开口处设置有若干固定带4,在所述上矫形器1与胫腓骨固定器21的后侧面上各设置有两个拼装而成的内凹固定槽11,对应拼装的内凹固定槽11通过设置于槽内的锁紧块5通过螺栓锁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永;,未经关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9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