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形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9257.7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6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罗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昊色堂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0 | 分类号: | F16B5/00;A47B1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质家具,具体涉及一种异形榫结构。
背景技术
桌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根据用途不同区分有电脑桌、学习桌、办公桌、家用餐桌等等,根据材质不同主要区分有金属类桌、塑料类桌和木类桌。金属类及塑料类桌一般应用在办公、公共场合等,而家用餐桌通常会选用木类桌。这是由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愈来愈注重生活品质及情趣,传统木类桌透露出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息。
圆形木桌由于外形圆润,更符合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因此非常受欢迎,目前的圆形木桌通常采用整块实木材料制作而成,不仅十分笨重,不利于搬运及日常移动使用,难以加工,而且符合要求的大尺寸的木材也难以寻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异形榫结构,以便于圆形木桌搬运移动。
专利方案:本方案中的一种异形榫结构,包括位于连接件上的卯部和可与卯部嵌合的榫部,连接件横向一侧自上而下为卯部和榫部,卯部、榫部构成连续的倒S型曲面,连接件另一侧自上而下为榫部和卯部,榫部和卯部构成连续的S型曲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件连接件一侧的卯部、榫部对应嵌合在另一件连接件另一侧的榫部、卯部中,从而通过连接件将木质家具紧密配合在一起组成圆形桌面,由此可见,曲面不仅使结构更加美观而且可以增大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结构更加稳定,本方案机构简单,加工、组装快捷,方便拆装,易于运输,不使用铆钉,也无需胶水粘接,结构紧凑稳定。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自上而下宽度越来越大连接件整体呈扇形,连接件上端宽度较小,多个连接件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构成完整的圆面或者环面。
进一步,还包括位于连接件竖向上端的圆弧状榫头,通过配合带有环形榫槽的盘类零件就可以构成完整的圆形桌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二中异形榫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二中固定盘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二中固定盘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固定盘1、环形榫槽11、桌面单元2、榫部21、卯部22、榫头23、桌腿3、支承杆4、楔口41。
实施例一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异形榫结构,包括位于连接件上的卯部22和可与卯部22嵌合的榫部21,连接件横向一侧自上而下为卯部和榫部21,卯部22、榫部21构成连续的倒S型曲面,连接件另一侧自上而下为榫部21和卯部22,榫部21和卯部22构成连续的S型曲面, 所述连接件自上而下宽度越来越大连接件整体呈扇形,连接件上端宽度较小,多个连接件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构成完整的圆面或者环面,还包括位于连接件竖向上端的圆弧状榫头23,通过配合带有环形榫槽11的固定盘1就可以构成完整的圆形桌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件连接件一侧的卯部22、榫部21对应嵌合在另一件连接件另一侧的榫部21、卯部22中,从而通过连接件将木质家具紧密配合在一起组成圆形桌面,由此可见,曲面不仅使结构更加美观而且可以增大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结构更加稳定,本方案机构简单,加工、组装快捷,方便拆装,易于运输,不使用铆钉,也无需胶水粘接,结构紧凑稳定。
实施例二基本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卯榫荷叶式桌结构,包括桌腿3和荷叶状的桌面,桌面包括条状的桌面单元2以及固定盘1,三十二个桌面单元2以固定盘1的中心为圆心环形阵列分布在固定盘1的外缘上,三十二个桌面单元2与固定盘1拼接成荷叶状桌面,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盘1外缘设有环形榫槽11,如图4所示,桌面单元2上对应设置有圆弧状榫头23,桌面单元2竖向自内向外宽度逐渐增大,桌面单元2横向一侧为S型的曲面,另一侧为倒S型的曲面,曲面凸起处为榫部21,曲面凹陷处为卯部22,每个桌面单元2的榫部21嵌合在相邻桌面单元2的卯部22,如图3所示,还包括支承杆4,桌腿3为四个且周向均布在桌面下方,支承杆4两端为楔口41且分别插入到相邻的两个桌腿3上部的凹槽中,支承杆4上表面与桌腿3上表面齐平,支承杆4与桌腿3组成支承框架,机构简单,加工、组装快捷,易于运输。
如图2所示,桌面单元2的重心位于支承杆4与桌腿3组成的框架外,桌面单元2在框架的支承下可以自平衡固定盘1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昊色堂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昊色堂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92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丝感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六方轴式绝缘连接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