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振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9143.2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8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江礼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新超力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振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荡器,具体地说,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流振荡器。
背景技术
振荡器是一个不需要外信号激励、自身就可以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的装置。一般分为正反馈和负阻型两种。所谓“振荡”,其涵义就暗指交流,振荡器包含了一个从不振荡到振荡的过程和功能。能够完成从直流电能到交流电能的转化,这样的装置就可以称为“振荡器”。
振荡器的作用是将直流电变交流电。它有很多用途,在无线电广播和通信设备中产生电磁波,在微机中产生时钟信号,在稳压电路中产生高频交流电。
但是目前并没有一款振荡器可以对较为精密的配件进行测量,从而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可以对精密配件进行测量的一款振荡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精密配件进行测量的一款振荡器。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振荡装置,包括壳体和盖板,在该壳体上开设有圆形的凹槽;在所述凹槽中设置有钢球;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空气输出孔和空气输入孔,
所述空气输入孔上设置有具有通孔的空气输入孔凸起部;该空气输入孔凸起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空气输入孔的内径;所述空气输入孔与所述空气输入孔凸起部相通,所述空气输入孔通过所述输入孔凸起部与凹槽相通连接;
所述空气输出孔上设置有具有通孔的空气输出孔凸起部;该空气输入孔凸起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空气输出孔的内径;所述空气输出孔与所述空气输出孔凸起部相通,所述空气输出孔通过所述空气输出孔凸起部与凹槽相通连接;
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开口处,并通过螺钉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凹槽的开口由所述盖板封闭;使凹槽形成一个密封腔体。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盖板与壳体的连接,使凹槽形成一个密封腔体,钢球位于腔体中,通过机器将空气从空气输入孔中输入,通过空气将钢球推动,使钢球在腔体中弹动,当密封腔体中的空气饱和时,多余的空气就从空气输出口处放出,当钢球在弹动时能够准确的与被测产品的沟道接触,并完成精确的测量,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为了方便加工生产,作为优选,所述空气输出孔与所述空气输出凸起部为一体结构。
为了方便加工生产,作为优选,空气输入孔与所述空气输入孔凸起部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精密配件进行测量的一款振荡器。具有结构提高产品合格率,结构简单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振荡装置,包括壳体1和盖板2,所述盖板2为圆形结构。在该壳体1上开设有圆形的凹槽3;在所述凹槽3中设置有钢球4;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空气输出孔6和空气输入孔5,该空气输入孔5和空气输出孔6与所述凹槽3相通;该凹槽3为圆形结构。
所述空气输入孔5上设置有具有通孔的空气输入孔凸起部5a;该空气输入孔凸起部5a的内径小于所述空气输入孔5的内径;所述空气输入孔5与所述空气输入孔凸起部5a相通,所述空气输入孔5通过所述输入孔凸起部5a与凹槽3相通连接。
所述空气输出孔6上设置有具有通孔的空气输出孔凸起部6a;该空气输入孔凸起部6a的内径小于所述空气输出孔6的内径;所述空气输出孔6与所述空气输出凸起部6a相通,所述空气输出孔6通过所述空气输出凸起部6a与凹槽3相通连接。
该盖板2设置在所述凹槽3的开口处,并通过螺钉7与所述壳体1固定,所述凹槽3的开口由所述盖板2封闭;使凹槽3形成一个密封腔体。
所述盖板2包括第一连接板2a和第二连接板2b;所述第一连接板2a与第二连接板2b为一体结构。该第一连接板2a与第二连接板2b位于同一圆心,所述第一连接板2a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b的直径;所述第二连接板2b与所述凹槽3的直径相同,该第二连接板2b位于所述凹槽3中,所述第一连接板2a的端面与所述壳体1的端面贴合,并通过螺钉7固定。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新超力轴承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新超力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9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输电线路状态智能监测装置
- 下一篇:用于智能计数器的角度偏差校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