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重油储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08666.5 | 申请日: | 2014-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4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圣通石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90/30 | 分类号: | B65D90/30 |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董联生 |
| 地址: | 44812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重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油提炼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新型重油储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沥青生产线的重油储罐,顶部冒出的油气直接排放或者焚烧,造成了原料的浪费,且在底部阀门处直接连接泵将重油抽至下一生产环节,这样一旦出现故障不方便检查故障原因,很可能因此造成更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现有的沥青生产线的重油储罐,顶部冒出的油气直接排放或者焚烧,造成了原料的浪费,且在底部阀门处直接连接泵将重油抽至下一生产环节,这样一旦出现故障不方便检查故障原因,很可能因此造成更大的损失之不足,而提供新型重油储罐系统。
本实用新型包括储罐、阀、输油管、缓冲油罐、A泵、油气收集管、油气冷凝罐和B泵,储罐上分别设有入口、出口、油气出口、回收口、取样口和温度检测口,储罐的入口与进油管相通,阀的入口与储罐的出口相通,缓冲油罐的入口通过输油管与阀的出口相通,且缓冲油罐的入口低于储罐的出口,A泵的入口与缓冲油罐的出口相通,油气收集管的一端与储罐的油气出口相通,油气冷凝罐的入口与油气收集管的另一端相通,B泵的入口与油气冷凝罐的出口相通,B泵的出口与储罐的回收口相通。
它还有温度报警器,温度报警器的检测头位于储罐的温度检测口内。
它还有取样阀,取样阀安装在储罐的取样口处。
缓冲油罐的顶部是敞口的。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将油气回收利用,避免了原料的浪费,缓冲油罐的设计方便在重油转运过程中实时监测抽油状况,方便检修。
附 图 说 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储罐1、阀2、输油管3、缓冲油罐4、A泵5、油气收集管6、油气冷凝罐7和B泵8,储罐1上分别设有入口、出口、油气出口、回收口、取样口和温度检测口,储罐1的入口与进油管相通,阀2的入口与储罐1的出口相通,缓冲油罐4的入口通过输油管与阀2的出口相通,且缓冲油罐4的入口低于储罐1的出口,A泵5的入口与缓冲油罐4的出口相通,油气收集管6的一端与储罐1的油气出口相通,油气冷凝罐7的入口与油气收集管6的另一端相通,B泵8的入口与油气冷凝罐7的出口相通,B泵8的出口与储罐1的回收口相通。
它还有温度报警器8,温度报警器8的检测头位于储罐1的温度检测口内。
它还有取样阀9,取样阀9安装在储罐1的取样口处。
缓冲油罐4的顶部是敞口的。
工作原理:利用油气冷凝罐7将重油中冒出的高温油气冷凝,再用B泵8将冷凝后的油泵入到储罐1中,缓冲油管4设计成敞口的,在向后续生产环节泵油时,现将油通过输油管3放到缓冲油罐4中,再通过A泵5将缓冲油罐4的油泵入生产下一环节,在泵油过程中可以观测缓冲油罐4中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圣通石化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圣通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8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