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抹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8553.5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6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霍继炜;陶福舟;李合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12 | 分类号: | E04F21/12;E04G21/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郑园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抹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抹灰器。
背景技术
为建筑物墙体抹灰是任何建筑过程均需要的工序。抹灰一般是需要建筑工人人工操作,是一种重体力劳动,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抹灰不平整、不标准化。传统抹子的抹灰过程:首先将水泥砂搅拌好,两手各那一个抹子,右手抓住抹子把手,让抹面朝下;左手拿另一个抹子,抹子的抹面在朝上。让右手提起抹子,用抹子正面的头铲起些许砂浆,倒在左手抹子的摸面上。然后将左手载有砂浆的抹子侧面(即长边)靠着墙面,再用右手抹子的抹面斜对着墙面放在左手抹子的抹面上,左手稳住,右手用力去向前向上斜推左手抹面上的砂浆,以致左手抹面上的砂浆全粘在墙上。这样有施工存在的缺点就是要不停的重复过程中出现的每个动作,动作的灵活性要求高,费时费力。随着机械设计技术的提高,陆续有抹灰机被设计制造出来。但是这些抹灰机还需要人工上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抹灰器不能自动加料,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一种能自动加料抹灰,省时省力的自动抹灰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抹灰器,包括料斗、抹灰器和气压缸,气压缸与气泵连接,气压缸的缸体下端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下端安装有滚轮,气压缸的活塞杆伸出缸体的一端设置有托板,托板的一端固定有抹灰器,抹灰器通过导管与料斗连接。
所述料斗通过导管与电压马达的一端连接,电压马达的另一端经导管与抹灰器连接。
所述抹灰器包括抹片和抹头,抹片包括片状体和凸块,所述片状体内设有纵向凹槽,所述凸块中间有与纵向凹槽相对应的通道,所述抹头一端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凸块连接,抹头中间有与凸块通道相通的通道,抹头另一端经导管与抹灰器连接。
所述导管内有由螺旋叶上下左右依序相互垂直排列而成的螺旋棒。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压缸的伸缩带动抹灰器上下移动实现自动抹灰,通过支撑板下端的滚轮实现抹灰器的左右移动。电压马达将料斗内的用料输送至抹灰器内,抹灰器的抹片与抹头通过凸块与凹槽连接,便于拆卸,更换抹片方便,在导管内设置螺旋棒使得用料传送更为容易快速,还可改善用料粘贴导管壁的状态,同时还能起到再次搅拌的作用,省时省力,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抹灰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抹灰器,包括料斗1、抹灰器2和气压缸3。
气压缸3与气泵4连接,气压缸3的缸体3-1下端固定在支撑板5上,支撑板5的下端安装有滚轮6。
气压缸3的活塞杆3-2伸出缸体3-1的一端设置有托板7,托板7的一端固定有抹灰器2。
抹灰器2包括抹片21和抹头22,抹片21包括片状体210和凸块211,片状体210内设有纵向凹槽,凸块211中间有与纵向凹槽相对应的通道。抹头22一端有凹槽,凹槽与凸块211连接,抹头22中间有与凸块211通道相通的通道,抹头22另一端经导管9与电压马达8的一端连接。电压马达8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料斗1连接。在导管9内有由螺旋叶上下左右依序相互垂直排列而成的螺旋棒。
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控制气泵4给气压缸3供气与否,控制气压缸3的活塞杆3-2的上下运动,托板7在活塞杆3-2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抹灰器2在托板7的带动作用下上下移动,电动马达8将料斗1内的用料通过导管9输送至抹灰器2的抹头22内,通过抹头22的通道输送至抹片21内,在液压缸3的带动作用下上下运动,完成抹灰。然后通过滚轮移动本实用新型至需要涂抹的地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抹灰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85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