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磁炉线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7444.1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5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忠;孙亮;陆祥;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40 | 分类号: | H05B6/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12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磁炉 盘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电磁炉线盘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炉线盘为整体平面的线盘,绕线组在同一个平面上,绕线组与锅的距离为相同的距离且线盘有效的加热面积的直径较小;若现有线盘的直径直接加大则线盘电阻较大且成本相对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磁炉线盘结构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磁炉线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盘包括漆包线、绕线支架一和磁条,磁条固定在线盘支架一背面的磁条安装槽内,漆包线绕设在线盘支架一的绕线槽内构成线圈一;所述的线盘支架一的外侧圆周设置绕线支架二,绕线支架二上设置线圈二,线圈二的内径与线圈一的外径相匹配,线圈二的外径大于等于锅具底部有效加热的最大直径,且线圈二与线圈一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磁炉线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支架二与绕线支架一为一体设置。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磁炉线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支架二与绕线支架一为分体设置,绕线支架二卡接在绕线支架一上。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磁炉线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二为疏绕绕线组。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磁炉线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二为密绕绕线组。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磁炉线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二为疏绕绕线组,绕线支架二上设置有绕线齿。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磁炉线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二为密绕绕线组,绕线支架二上表面设置为平面。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磁炉线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二与线圈一串联绕制成一个整体的绕线组。
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磁炉线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二与线圈一单独绕制成两个独立的部分,两个独立的部分再串接成一个整体的绕线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线盘分为绕线支架一和绕线支架二,线圈一和线圈二不在同一个高度的水平面上,有一定的高度差,即线盘对锅的加热距离不一致,绕线支架一与锅的距离较远,绕线支架二与锅的距离较近,整体加热面积大;
2.线盘的绕线支架可以是单独的整体支架,也可以是两个支架的组合,即内部为单独的绕线支架一,外部为单独的绕线支架二,绕线支架一与绕线支架二之间卡接成为一个整体支架;
3.线圈二可以是疏绕的绕线组,也可以是密绕的绕线组;线圈二与线圈一串联绕制成一个整体的绕线组,或者线圈二与线圈一单独绕制成两个独立的部分,两个独立的部分再串接成一个整体的绕线组;或者线圈二与线圈一并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线圈二疏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线圈二密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绕线支架二疏绕的整体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绕线支架二密绕的整体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绕线支架二与绕线支架一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绕线支架一,2-磁条,3-线圈一,4-绕线支架二,5-线圈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的电磁炉线盘结构,线盘包括漆包线、绕线支架一1和磁条2,磁条2固定在线盘支架一1背面的磁条安装槽内,漆包线绕设在线盘支架一1的绕线槽内构成线圈一3;线盘支架一1的外侧圆周设置绕线支架二4,绕线支架二4上设置线圈二5,线圈二5的内径与线圈一3的外径相匹配,线圈二5的外径大于等于锅具底部有效加热的最大直径,且线圈二5与线圈一3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优选,绕线支架二与绕线支架一可以为一体设置,作为一个整体;绕线支架二与绕线支架一可以为分体设置,绕线支架二卡接在绕线支架一上;对应的,线圈二可以为疏绕绕线组,此时绕线支架二上设置有绕线齿;线圈二可以为密绕绕线组,此时绕线支架二上表面设置为平面。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将线圈二与线圈一串联绕制成一个整体的绕线组,也可以将线圈二与线圈一单独绕制成两个独立的部分,两个独立的部分再串接成一个整体的绕线组,如何绕制也要绕线支架二与绕线支架一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线盘分为绕线支架一和绕线支架二,线圈一和线圈二不在同一个高度的水平面上,有一定的高度差,即线盘对锅的加热距离不一致,绕线支架一与锅的距离较远,绕线支架二与锅的距离较近,整体加热面积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7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