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采油管路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07074.1 | 申请日: | 2014-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7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胡玮;吴永刚;杨燕;陈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玮 |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E21B41/02;E21B3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采油 管路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采油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海洋采油管路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石油”这个中文名称是由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世界海洋面积36亿平方千米,约为陆地的2.4倍。大陆架和大陆坡约55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的总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资源的1/4和最终可采储量的45%,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蕴藏重心,将逐步由陆地转向海洋。
在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由于设置在海洋水面以下的管路部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废物堆积,增加了管路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远远达不到管路设备在设计之初所设置的理论使用年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效降低海洋微生物对管路设备的腐蚀,增加管路设备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洋采油管路防护装置,防护装置为圆柱体空心管状结构,防护装置紧密包覆在海洋采油管路外部,防护装置内部设有制冷设备、冷凝管路、紫外线光照设备及接近传感器,制冷设备固定设置在防护装置一端,冷凝管路设置在防护装置内部,冷凝管路一端连接制冷设备的冷媒出口,冷凝管路另一端连接制冷设备的冷媒入口,紫外线光照设备固定设置在防护装置的另一端,接近传感器设置在防护装置侧表面任意位置。
作为优选,冷凝管路为回形管路,冷凝管路相邻间隔相等。
作为优选,紫外线光照设备为圆环形,紫外线光照设备高度超出防护装置侧面表面5~20mm,在环形表面朝向防护装置侧表现位置设置若干个紫外线灯头,紫外线灯头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方向上。
作为优选,接近传感器为若干个,分布在防护装置侧表面各处,分别与紫外线光照设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为圆柱体空心管状结构,防护装置紧密包覆在海洋采油管路外部,通过防护装置内部设的制冷设备、冷凝管路、紫外线光照设备及接近传感器配合使用达到有效降低海洋微生物对管路设备的腐蚀,增加管路设备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紫外线光照设备,在环形表面朝向防护装置侧表现位置设置若干个紫外线灯头,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传输的信号再通过紫外线照射对附着于管路设备表面的微生物进行照射杀灭,无需紫外线光照设备时刻处于开启状态,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冷凝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紫外线光照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海洋采油管路防护装置1为圆柱体空心管状结构,防护装置1紧密包覆在海洋采油管路2外部,防护装置1内部设有制冷设备3、冷凝管路4、紫外线光照设备5及接近传感器6,制冷设备3固定设置在防护装置1一端,冷凝管路4设置在防护装置1内部,冷凝管路4一端连接制冷设备3的冷媒出口7,冷凝管路4另一端连接制冷设备3的冷媒入口8,紫外线光照设备5固定设置在防护装置1的另一端,接近传感器6设置在防护装置1侧表面任意位置,接近传感器6为若干个,分布在防护装置1侧表面各处,分别与紫外线光照设备5电连接。各个结构配合使用达到有效降低海洋微生物对海洋采油管路2的腐蚀,增加海洋采油管路2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如图3所示,冷凝管路4为回形管路,冷凝管路4相邻间隔相等,使得其制冷效果更好,制冷范围更为均匀。如图4所示,紫外线光照设备5为圆环形,紫外线光照设备5高度超出防护装置1侧面表面5~20mm,在环形表面朝向防护装置1侧表面位置设置若干个紫外线灯头9,紫外线灯头9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方向上,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6传输的信号再通过紫外线照射对附着于海洋采油管路2表面的微生物进行照射杀灭,无需紫外线光照设备5时刻处于开启状态,节能环保。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玮,未经胡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70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水井作业井口拧扣机推送装置
- 下一篇:光杆采油防蜡缓冲扶正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