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谷物灌装机的撑袋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07065.2 | 申请日: | 2014-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3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建慧;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5B43/28 | 分类号: | B65B43/28;B65B43/5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谷物 灌装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谷物灌装机,具体为谷物灌装机的撑袋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谷物灌装机也逐渐进入农业生产当中,在此,因目前的灌装机受成本和结构限制,其机构相对都比较简单,其中有一点就是谷物在灌装过程中无法进行袋口的有效定位,还需人力进行撑口,不仅使灌装的自动化大打折扣,同时灌装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也会对作业者的呼吸系统带来很大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谷物灌装机的撑袋机构,其可实现包装袋袋口在灌装过程中的有效撑开定位,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的特点,并可有效避免扬尘对作业者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谷物灌装机的撑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下贯通的桶体,桶体外壁上呈圆周均匀分布设有多个撑杆,各撑杆的头部各连接一拉线,拉线穿过一限位用的圆环中的导向孔后与一由电机驱动的转盘连接;各撑杆中部通过转轴与桶体活动连接;各撑杆的下部由一圆形弹性圈连接在一起。
在使用时,利用转盘转动拉动拉线而使各撑杆的头部内缩,进而使整个撑杆相对中部的转轴转动,使撑杆的下部克服圆形弹性圈的弹性变形而外展而进行包装袋袋口的撑开定位。而当下料完成时,只需反向转动转盘而使拉线松弛,使拉线对各撑杆的约束解除,此时各撑杆下部就会在圆形弹性圈变形恢复力的作用下内缩收拢,带动整个撑杆相对中部转轴反向复位转动直到回复原位,实现对包装袋袋口的松开脱离,完成包装袋的自动下袋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谷物灌装机的撑袋机构,包括一上下贯通的桶体1,桶体1外壁上呈圆周均匀分布设有多个撑杆2,各撑杆2的头部各连接一拉线3,拉线3穿过一限位用的圆环4中的导向孔41后与一由电机驱动的转盘5连接;各撑杆2中部通过转轴(图示中不可见)与桶体1活动连接;各撑杆2的下部由一圆形弹性圈6连接在一起。
在使用时,利用转盘5转动拉动拉线3而使各撑杆2的头部内缩,进而使整个撑杆2相对中部的转轴转动,使各撑杆2的下部克服圆形弹性圈6的弹性变形而外展而进行包装袋袋口的撑开定位。而当下料完成时,只需反向转动转盘5使拉线3松弛,使拉线3对各撑杆2的约束解除,此时各撑杆2下部就会在圆形弹性圈6变形恢复力的作用下内缩收拢,带动整个撑杆2相对中部转轴反向复位转动,直到回复原位,实现对包装袋袋口的松开脱离,完成包装袋的自动下袋操作。
以上撑袋机构的整个撑口罐装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可使作业者远离灌装产生的扬尘,有效避免扬尘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同时该撑袋结构可结合灌装机的自动化罐装而实现谷物罐装的完全自动化,可进一步提升谷物罐装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建慧;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何建慧;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7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条自动包装机开袋装置
- 下一篇:预切式内框纸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