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麦捆砖及压缩麦捆砖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6862.9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5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东梅;刘小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别处空间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茵 |
地址: | 10014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麦捆砖 砖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压缩麦捆砖外墙。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领域外围护墙体多由页岩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混凝土砌块砖构成,外面贴挂保温材料,达到国家规定的节能墙体所需指标。墙体多为无机材料,在生产过程中能耗较大,当建筑寿命结束后(中国建筑目前平均寿命为25年),这些无机垃圾的去处又成为环境保护的难题。外保温材料多由聚苯乙烯或聚氨酯等石化类产品制成,消耗化石能源。或是采用玻璃棉或岩棉产品,生产过程能耗高,且产品对人体有害不生态也不环保。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大量农业剩余物,通常处理方式是就地焚烧作为肥料,该方法浪费了生物质能源且增加了污染物排放。利用这些农业剩余物开发新型建筑材料,既可就地取材节约成本,又可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污染。
小麦杆是小麦根茎与穗之间的部分,使用其作为墙体材料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防腐,2、材料强度,3、防火,4、防虫,5、材料热工性能,6、材料加工,7、施工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麦捆砖及由其制造的墙体。其可用于两层以下建筑,具有防腐、防火、防虫、隔热、防震的特性,且工艺简单,造价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压缩麦捆砖墙体,该墙体由中心至两侧依次为压缩麦捆砖层206、泥灰层211、钢丝网层207和泥灰保护层208;
该压缩麦捆砖层206由压缩麦捆砖1垒砌而成,压缩麦捆砖层的厚度为450~500mm;该压缩麦捆砖1是由麦杆捆101外周绑缚绑扎带102形成的砖块。
如上所述的压缩麦捆砖墙体,优选地,所述泥灰层211采用喷浆方式涂敷在所述压缩麦捆砖层206表面,其厚度为20~30mm,钢丝网层207压入该泥灰层211中。
如上所述的压缩麦捆砖墙体,优选地,所述泥灰保护层208包括三层结构:第一泥灰保护层为粘土和石灰中参杂草筋、毛发等动植物纤维,厚度为20~30mm;第二泥灰保护层为粘土和石灰中参杂草筋、毛发等动植物纤维,并压入一层网格布,厚度为20~30mm;第三泥灰保护层为石灰参杂酪蛋白、动物毛发和/或颜料,厚度为2~4mm。
如上所述的压缩麦捆砖墙体,优选地,所述墙体构筑在铺设防水层203和木轨204的地面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压缩麦捆砖墙体,该墙体采用如上所述的压缩麦捆砖墙体结构,该墙体构建在地面木轨204和组合木梁306之间,在该木梁上设置若干横跨墙体的木撑305;多个钢筋307分别竖直穿过所述压缩麦捆砖层206和木撑305,其一端固定在地面,另一端在该木撑305上方用张紧螺栓308锁紧,螺栓的压力通过木撑305和组合木梁306传递至压缩麦捆砖层206,压缩麦捆砖层206被压紧,消除了材料变形。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麦捆砖,其是由麦杆捆101外周绑缚两条绑扎带102形成的砖块。
如上所述的压缩麦捆砖,优选地,所述压缩麦捆砖的尺寸为(900~1000)×(450~500)×(300~350)mm。
上述压缩麦捆砖及由其制造的墙体解决了以下技术问题:
1.材料稳定性问题,因小麦秆具有一种有木质素和硅石组成的具有防水特性的蜡质细胞膜质,且含硅量较高,所以其腐烂的速度极其缓慢。在墙体结构中,采用内外封闭的做法,以维持其稳定性。
2.材料强度问题,按标准制成的麦捆砖,其密度为90~120kg/m3,当其受到静荷载时,会有些许压缩出现,压缩并没有破坏材料的性能,卸去荷载,材料还能恢复。这种韧性还可以抵御地震力。实验证实其可承受2000kg/m2的静荷载,变形1.25%。因本产品作为填充墙,并不承重,所以可以安全使用。
如果进一步对材料施以预应力,则可以抵消材料变形。
3.材料防火问题,麦秆材料本身为可燃物,防火主要靠内外封闭层。封闭层采用粘土及石灰,厚度≥50mm,耐火极限≥1.5小时。
4.材料防虫问题,在内外封闭层内采用钢丝网包裹,能有效防止老鼠和兔子的侵入。白蚁并不咬噬麦秆。干燥的秸秆也不会滋生霉菌。内外封闭层几乎不让昆虫接近秸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别处空间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未经北京别处空间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68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墙自保温体系抗浮抗侧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重型屋架滑动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