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波耦合接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6780.4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2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顾希;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H04B3/56 | 分类号: | H04B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26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波 耦合 接收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载波耦合电路。
背景技术
医院病房每个床位都会配置一个呼叫用的信号铃。当病人有不舒适、需要帮助、需要更换补液等需求时,都会打信号铃,请求护士的帮助。现今,临床使用的信号铃均为单一声音的信号铃,无论什么需求,病人打信号铃后,护士因为弄不清状况,会急忙过去。有时是病人确实不舒服等紧急情况,有时却是病人只需喝口水或者想起身。很多时候,对于正在输液的病人,护士听到铃声都要带一瓶补液过去,而病人的补液还剩余很多,只是身体不适,需要医生的诊治,护士然后再折回医生办公室向医生汇报。
因此,多种声音(需求)的病房信号铃成为需求。本申请人还发明了《用于病区按需呼叫的系统》。如图1所示,用于病区按需呼叫的系统包括电力线1、多个呼叫装置2和显示装置3。呼叫装置2分别置于各病区的各床位。每个呼叫装置2按照需求等级编制包含相应病区、床位的呼叫编码信号(模拟信号),经由电力线1以载波通信方式传输给显示装置3。显示装置3对接收的呼叫编码信号解码,得出相应病区、床位和需求等级信息并显示。显然,显示装置3接收到以载波通信方式传输的呼叫编码信号以后,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才能进行解码等操作。所以,设计简单有效、低成本的载波耦合接收电路,对接收自电力线的呼叫编码信号进行预处理,以方便后续操作,是本申请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病区按需呼叫系统,提供一种载波耦合接收电路,从电力线接收呼叫编码信号并进行预处理,以方便后续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载波耦合接收电路外接电力线,包括:第一至第八电容、第一至第三电感、变压器、第一至第三电阻、第一至第三二极管、三极管和电源,其中,
所述变压器一次绕组的一端依次通过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连接所述电力线,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电感和第二电容连接所述电力线;
所述变压器二次绕组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容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接地;
第三电容接在所述变压器二次绕组的两端之间;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阳极接地;
第五电容的一端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阻一端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接地;
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第三电感接所述电源;
所述第一电阻一端接所述电源,另一端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
第六电容与第三电感并联;
所述第三电阻一端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七电容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作为输出端;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
根据上述方案,从电力线接收模拟信号(呼叫编码信号)并进行预处理,以方便解码等后续操作。同时,本申请的载波耦合接收电路简单有效,且能以较低成本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病区按需呼叫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载波耦合接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载波耦合接收电路外接电力线1,从电力线1接收模拟信号,包括:第一至第八电容C1~C8、第一至第三电感L1~L3、变压器T1、第一至第三电阻R1~R3、第一至第三二极管D1~D3、三极管Q1和电源VCC2,其中,
变压器T1一次绕组的一端依次通过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连接电力线1,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电感L2和第二电容C2连接电力线1。变压器T1二次绕组的一端通过第四电容C4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接在变压器T1二次绕组的两端之间。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接三极管Q1的基极,阳极接地。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三极管Q1的基极,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一端接三极管Q1的基极,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第三电感L3接电源VCC2。第一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未经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67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