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渗透膜压力染色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06577.7 | 申请日: | 2014-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1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石世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沁森环保高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31 | 分类号: | G01N1/31;G01N21/9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压力 染色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色装置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反渗透膜压力染色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膜是目前最微细的过滤技术,可以阻挡所有溶解的无机分子、细菌、病毒以及任何相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水分子可以通过反渗透膜成为纯水,所以反渗透膜可以达到分离其它杂质及重金属等物质的功能。反渗透膜主要应用于各种规模的太空水、纯净水、超纯水的制备,以及海水、中水及工业废水的处理。
在反渗透膜生产中,需要对反渗透膜进行染色实验测试,以检验反渗透膜的表面和内在是否存在破损或针孔,方法为喷涂1%的罗丹明染料于反渗透膜面的正面,或将反渗透膜浸泡于1%的罗丹明染料溶液中2分钟后,再利用反渗透清洗膜面,看膜面是否留下染料染色的痕迹,如有则证明膜面有破损或针孔。
因为无压力膜染色只能反映反渗透膜在0压力的情况下的质量状况,但实际上反渗透膜是需要在0.45MPa-5.52MPa的压力下工作,所以无压力染色不能反映有压力下反渗透膜的状态,因此需要设计可以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对膜片染色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出一种反渗透膜压力染色测试装置,该装置可在规定压力下通过实验分析反渗透膜的质量情况,提高反渗透膜的生产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渗透膜压力染色测试装置,包括染料桶、高压泵以及反渗透膜的染色模块,所述染料桶、高压泵以及染色模块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形成循环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染色模块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包括染料进口、染色区以及染料出口,所述染色区包括内部进口、内部出口以及设于所述内部进口和内部 出口周围的橡胶圈,所述内部进口与所述染料进口连通,所述内部出口与所述染料出口连通,所述染色区上设置有表面朝下的反渗透膜;所述上盖上设有纯水出孔。
进一步地,所述染色区的反渗透膜下还设有浓水隔网,放置浓水隔网更利于水形成导流层,从而使压力染色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进口为长方形槽孔,易于染色溶液的进入,所述内部出口为圆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为设于下盖上的螺杆和设于上盖上的通孔通过螺帽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染色模块前后都设有压力表,所述染色模块之后还设有流量调节阀门。
进一步地,在所述染料桶与高压泵之间的管道上还设有开关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染色模块有六个,且相互串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泵的压力范围为1~6MPa,可以满足所有反渗透膜,包括海水膜的压力染色的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给反渗透膜增加压力的方式测试反渗透膜在有压力的情况下的反渗透状态,从而得出反渗透膜的生产质量是否达标;本实用新型的染色模块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高压反渗透测试,且染色更加均匀;通过设置压力表以及流量调节阀,可以实时高效的控制压力变化情况,以使反渗透测试更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染色模块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染色模块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染料桶;2-开关阀门;3-高压泵;4-染色模块;41-上盖;411-纯水出孔;42-下盖;43-染料进口;44-染色区;441-内部进口;442-内部出口;443-橡胶圈;45-染料出口;5-流量调节阀门;6-管道;7-压力表;8-螺杆;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反渗透膜压力染色测试装置,包括染料桶1、开关阀门2、高压泵3、反渗透膜的染色模块4、流量调节阀门5以及管道6,管道6将染料桶1、开关阀门2、高压泵3、反渗透膜的染色模块4和流量调节阀门5依次连通形成一个循环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沁森环保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沁森环保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65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磺酸伊马替尼非针状晶型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从藤茶中提取黄酮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