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包渣壳清除振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5848.7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3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施毅红;陈伟;谢一华;唐曙;纪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武汉恒威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3/00 | 分类号: | B22D43/00;B22D4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秋芳;胡建平 |
地址: | 2441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包渣壳 清除 振动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包渣壳清除振动平台。
背景技术
铜包分为冰铜包、粗铜包,在使用前都需对其进行挂渣和垫渣,所谓挂渣就是在铜包内装满液态熔炼渣,存放一定的时间,待接触包壁的熔炼渣凝固成一层50—80mm的渣壳时,倾倒其他液态渣,保留渣壳。然后再在铜包底部垫上适当的干渣后,铜包即可用于盛装液态冰铜或粗铜,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铜包被侵蚀和冲刷。同时避免了高温铜液直接接触铜包包壁,渣壳能有效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不仅能使铜包在使用过程中包体的温度有所降低,减少由于热应力相应产生的裂纹,还能延缓液态铜的凝固,有利于液态铜的倒运工艺过程。所以铜包的挂渣和垫渣是铜包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艺规程。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铜包每使用一次渣壳的厚度都会有所增加最终形成以粗铜为主的凝固体,铜包的容积会越来越小,有时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铜包内会凝结一满包的凝固体,最终在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必须对其进行清除。由于凝固体除接触包壁的部位是固态熔炼渣外,其他大部分为固态铜,如果初期渣壳缺失,该部位同样是固态铜直接与包壁接触,由于此时的铜和钢体积收缩率有差异,所以凝固体与铜包结合的十分紧固,要对铜包内的凝固体进行清除非常困难。通常的做法是用行车将渣包吊起,快速运行小车,让铜包撞击前方预设的障碍物,不停的撞击直到将凝固体振松并将其清除的。频繁的这样做不仅会对铜包造成损伤,对行车也是致命的,有时巨大的反作用力会将小车的紧固螺栓剪切断,不仅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工作效率也很低。一般正常情况清理一个铜包至少需要1小时,有的无法清除的还要采取其他措施,如使用工程机械等手段,耗时耗力,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避免铜包受到损伤且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铜包渣壳清除振动平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铜包渣壳清除振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工作弹簧、参振体、振动电机,所述工作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参振体相连,振动电机设置在参振体的下方并与参振体固连,铜包放置在参振体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参振体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组振动电机,每组振动电机由两个通过万向联轴器相连的振动电机组成。
按上述技术方案,铜包通过活动盖板放置在参振体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弹簧对称设置在参振体两侧的下方,所述振动电机设置在工作弹簧的内侧。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振动电机的壳体上端与参振体下端通过高强度螺栓固连。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座设置在车间地坑内,参振体的上表面与车间地面持平,在车间地坑上预埋有检修小车导轨,每个振动电机的安装位置与检修小车运行轨迹相对应。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铜包的底部设有十字筋,在活动盖板上对应设置有十字槽与铜包底部的十字筋配置.
按上述技术方案,参振体为框架式钢结构,其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焊接有若干支撑块,支撑块呈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铜包震动平台,能有效地松动铜包内的凝固体,不仅避免清除凝固体时对铜包及行车造成的损伤,保障了作业现场的作业安全,而且节约了清理铜包凝固体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铜包渣壳清除振动平台的半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铜包渣壳清除振动平台的全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铜包渣壳清除振动平台的侧剖视图。
图4为参振体的结构图。
图5为两台振动平台并联使用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铜包渣壳清除振动平台,它包括底座13、圆柱形工作弹簧1、参振体8、振动电机2、用于控制振动电机2的电气控制柜10,其中,底座13的下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车间内的地坑上,工作弹簧1对称设置在参振体8两侧的下方,所述工作弹簧1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3和参振体8相连,所述振动电机2设置在工作弹簧1的内侧,并设置在参振体8的下方,其壳体上端通过高强度螺栓3与参振体8固连。其中,参振体8的工作面与车间地面持平,在车间地坑的周围设置有地坑盖板9用于与参振体8的工作面衔接,地坑盖板通过地坑盖板支架11支撑。
本实施例中,参振体8为框架式钢结构,其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焊接有若干支撑块,支撑块呈阵列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武汉恒威重机有限公司;,未经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武汉恒威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5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翘板式顶升对心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阳极浇铸包的电热烘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