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热炉水冷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5799.7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3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段西京;李云峰;张卫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宏信矿热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热炉 水冷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电炉把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热炉水冷保护套。
背景技术
保护套(又称水冷保护屏、水冷保护大套)是矿热炉普遍采用的保护装置,工作原理是通过保护套中流动的冷却水与保护套壳体之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后,将电极把持系统中的热量带走,保护电极导电部件在炉内不受高温、气蚀而损坏,同时还起到密闭烟气的作用,是生产铁合金、工业硅、电石等产品的矿热炉的重要部件现有。保护套一般为圆柱环形型空腔结构,通过向内外环体之间的空腔通水进行冷却处理。现有保护套的空腔中直接充水,由于没有对水流进行引导,水流易出现死角,造成水循环不畅,引起矿热炉局部过热,轻则影响矿热炉工作稳定性,重则导致矿热炉元件因过热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热炉水冷保护套,该装置解决了现有矿热炉水冷保护套因空腔内没有水流引导装置而容易出现水流死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热炉水冷保护套,包括中空圆柱形的腔体,腔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穿入腔体内部并向下延伸至腔体底部,出水管的管口与腔体上表面连通;腔体内部沿腔体半径方向竖直设置有若干隔水板,隔水板开有若干梅花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隔水板的顶部设置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矿热炉水冷保护套,通过在保护套腔体内设置若干隔水板,有效引导水流通过,使水循环不会出现死角,提高了保护套的冷却效率,从而有效保护装置因局部过热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热炉水冷保护套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保护套中隔水板的剖视图。
图中,1.进水管,2.腔体,3.隔水板,4.出水管,5.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矿热炉水冷保护套,包括中空圆柱形的腔体2,腔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管1和出水管4,进水管1穿入腔体2内部并向下延伸至腔体2底部,出水管4的管口与腔体2上表面连通;腔体2内部沿腔体2半径方向竖直设置有若干隔水板3,如图2所示,隔水板3的顶部设置有吊耳5。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冷水从进水管1注入保护套腔体2内部,因为进水管1的管口位于腔体2底部,所以冷水会自下而上从隔水板3通过,最终从腔体2上表面的出水管4流出,完成对矿热炉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中,在保护套中设置隔水板,可有效降低水流死角的发生,从而使矿热炉外壁温度均匀,提高了设备运转稳定性;同时,隔水板开有梅花形通孔,能够使水流平顺地通过隔水板,还降低了隔水板的重量,使隔水板的吊装更加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宏信矿热炉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宏信矿热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5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大幅减少占地面积的间接空冷系统
- 下一篇:复合承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