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磨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5771.3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0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袁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金伟 |
主分类号: | B24B41/04 | 分类号: | B24B41/04;B24D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英彬 |
地址: | 3423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轮,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滑防裂的新型磨轮。
背景技术
打磨设备是一种用于打磨地板面、墙面、天花板、橱柜面板或类似物的机械,如在家具、汽车、造船、五金、磨具等行业,其主要工作部件就是磨轮,磨轮在动力机构驱动下旋转对地板面、墙面、天花板、橱柜面板等进行磨削抛光。百叶片及花叶轮即为磨轮中的一种,其材质为塑料或者是纤维,存在易破裂、不环保,造价高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低成本、防滑及防裂的新型磨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磨轮,包括一喇叭口形的轮盘,且轮盘一侧中部内凹,另一侧中部外凸,内凹与外凸的中心部位设有一中心固定孔,其中,所述轮盘内凹部一侧表面上沿中心固定孔四周,呈中心对称设有多个朝内侧方向伸出的球冠形凸起;所述轮盘内侧的内凹部外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为二至四个,深度为0.1至0.3mm,间距为5至10mm。
进一步地,所述球冠形凸起为八个。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横截面轮廓呈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呈辐射状均匀分布于中心固定孔四周。
进一步地,所述轮盘的直径为65至90mm。
进一步地,所述轮盘的厚度为0.8至0.9mm。
进一步地,所述轮盘为铁制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轮盘内凹部一侧表面上沿中心固定孔四周,呈中心对称设有多个朝内侧方向伸出的球冠形凸起,用来增强周向定位时的摩擦力,避免轮盘滑动;在所述轮盘内侧的内凹部外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环形凹槽,可以提高工件加工速度,并满足打磨加工的多种工艺要求,同时可以提高轮盘的强度、防止断裂。
本实用新型具有环保、低成本、防滑及防裂的优点。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磨轮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磨轮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轮盘1;内凹2;外凸3;中心固定孔4;凸起5;环形凹槽6。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磨轮内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磨轮外侧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高的新型磨轮,包括一喇叭口形的轮盘1,且轮盘1一侧中部内凹2,另一侧中部外凸3,内凹2与外凸3的中心部位设有一中心固定孔4,其中,所述轮盘内凹部2一侧表面上沿中心固定孔4四周,呈中心对称设有多个朝内侧方向伸出的球冠形凸起5;所述轮盘1内侧的内凹部外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环形凹槽6。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该环形凹槽6为二至四个,深度为0.1至0.3mm,间距为5至10mm;该凸起5的横截面轮廓呈椭圆形,并呈辐射状均匀分布于中心固定孔4四周,优选地,该球冠形凸起5为八个。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轮盘1的直径为65至90mm,厚度为0.8至0.9mm,且所述轮盘1为铁制构件,如球磨铸铁或粉末合金制成。
当使用该新型磨轮时,将中间固定孔4对准机体,由于在中心固定孔4四周,呈中心对称设有多个朝内侧方向伸出的球冠形凸起5,咬合固定,故可达到防滑的效果,在机体的带动下,磨轮做高速转动,进行打磨动作,由于在轮盘内侧的内凹部外的表面上,设有二至四个相互平行的环形凹槽6,环形凹槽6可以使砂布和磨轮粘稳,防止磨轮在转动过程中飞溅出去,在这种情况下,磨轮即可执行稳定的打磨动作,并实现转速可达20000r/min以上的高速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磨轮,通过在中心固定孔四周,呈中心对称设有多个朝内侧方向伸出的球冠形凸起;在轮盘内侧的内凹部外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环形凹槽,得到一种环保、低成本、防滑及防裂的新型磨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新型磨轮,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金伟,未经袁金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57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相制样工装夹具
- 下一篇:钢球研磨机的进料通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