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热能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2446.1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8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尤延铖;郑云隆;潘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热能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是一种由遥控设备或机上程序控制设备控制飞行的不载人飞机,亦称无人机或遥控飞行器,它由机体、动力装置、飞行控制系统、有效载荷以及起飞和回收装置组成。无人机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机动性好、飞行时间长、成本低、无需机场跑道、可多次回收重复使用。由于无人机具有上述这些优点,使得无人机在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无论是电力驱动还是油气驱动,无人机都需要为控制和通讯提供独立的电力系统。由于无人机在空中需不间断地与地面进行通讯获取方位和控制信号,所以其耗电量极大。特别是航拍系列的无人机,需要进行实时图像传输,电池的电量往往不足以维持无人机的长时间续航,使得无人机的使用受到限制。
采用活塞式发动机的无人机,其发动机在提供动力的同时产生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可通过热电模块转换为电能,例如用于为电池或其它蓄电装置充电和/或直接将必要的能量提供给电消费产品。从而增加可用于无人机操作的能量,提高无人机的续航里程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有效提高无人机的续航里程和时间的一种无人机热能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有活塞气缸、塞贝克温差发电片、气缸散热片、上端盖和下端盖;塞贝克温差发电片的热端紧贴于活塞气缸外壁,塞贝克温差发电片的冷端与气缸散热片固定,塞贝克温差发电片安装在活塞气缸上相邻两键间,气缸散热片底部设有键槽与活塞气缸上的键连接,塞贝克温差发电片和气缸散热片通过固定的上端盖和螺纹旋紧的下端盖固定。
所述活塞气缸的外壁可设有12片塞贝克温差发电片,各塞贝克温差发电片的上下表面均设有电极,各电极采用并联方式连接。
所述塞贝克温差发电片的温差发电材料为耐高温的半导体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工作时,发动机活塞气缸内的燃料压缩燃烧使气缸温度急剧升高,导致塞贝克温差发电片的热端温度升高。同时,无人机飞行产生的气流加速气缸散热片的冷却,发电片的冷端温度随之下降。发电片上下表面形成了较高的温差,从而使发电片中间层半导体物质两侧产生电压。经过电能收集电路的稳压处理,产生的电能可用于电池或其它蓄电装置的充电和/或直接将其提供给电消费产品。
本实用新型利用活塞式发动机产生的热能对温差发电片的热端进行加热,利用飞行过程中风力加速温差发电片的冷端的散热,使热电模块产生电能并提供给电子负载使用,从而实现提高无人机的续航里程和时间的目的,主要应用于采用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的无人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缸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塞贝克温差发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活塞气缸20、塞贝克温差发电片21、气缸散热片22、上端盖23和下端盖24;塞贝克温差发电片21的热端212紧贴于活塞气缸20外壁,塞贝克温差发电片21的冷端210与气缸散热片22固定,塞贝克温差发电片21安装在活塞气缸20上相邻两键间,气缸散热片22底部设有键槽与活塞气缸20上的键连接,塞贝克温差发电片21和气缸散热片22通过固定的上端盖23和螺纹旋紧的下端盖24固定。
所述活塞气缸20的外壁可设有12片塞贝克温差发电片,各塞贝克温差发电片的上下表面均设有电极,各电极采用并联方式连接。
工作时,活塞式发动机2产生推力,带动无人机1飞行。发动机活塞气缸20内的燃料压缩燃烧使气缸温度急剧升高,导致塞贝克温差发电片21的热端212温度升高。同时,无人机飞行产生的气流加速气缸散热片22的冷却,发电片的冷端210温度随之下降。发电片21上下表面形成了较高的温差,从而使发电片中间层211半导体物质两侧产生电压。
将各温差发电片产生的电荷接入电路,并经过稳压处理,用于电池或其它蓄电装置的充电和/或直接将其提供给电消费产品。从而增加可用于无人机操作的能量,提高无人机的续航里程和时间。
本实用新型利用活塞式发动机产生的热能对塞贝克温差发电片的热端进行加热,利用飞行过程中风力加速塞贝克温差发电片的冷端的散热,使热电模块产生电能并提供给电子负载使用,从而实现提高无人机的续航里程和时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24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