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熨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1505.3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5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彭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莫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75/08 | 分类号: | D06F75/08;D06F75/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熨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熨斗。
背景技术
熨斗最早的历史可溯至商代,它是作为刑具而发明的,专门用于熨烫人的肌肤。汉代开始,人们应用熨斗熨烫衣服,并一直流行至明清。据考古学家考证,中国古代的熨斗比外国发明的熨斗早了1600多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并使用熨斗的国家。
约16世纪,荷兰裁缝使用空心的盒型大熨斗,把烧红的铁板从背后的门放入熨斗加热,成为现代熨斗最早的雏形。电熨斗源于美国,查德森把电能转为热能,研制成电熨斗。随后,可调温的电熨斗,喷雾蒸汽式电熨斗相继出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熨斗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然而目前的熨斗功能单一,并不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熨烫效果更好、效率更高的熨斗。
一种熨斗,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加热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底板,
所述底板两侧之间的距离自尖端到平端逐渐增大,且所述底板与所述加热部相连接;
所述底板包括底板主体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主体上的尖部,其中,所述尖部远离所述底板主体的一端为尖端,所述底板主体远离所述尖部的一端为平端,并且所述尖部及所述底板主体用于熨烫的表面平齐;
所述尖部远离所述底板主体的端部包括至少两个凸出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尖部插接于所述底板主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主体与所述尖部插接的表面开设第一插接槽,所述尖部设置与所述第一插接槽匹配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块容置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尖部与所述底板主体均为中空结构,用于容置导热油,且所述尖部与所述底板主体的内部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包括若干所述尖部,若干所述尖部的形状、大小各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凸出尖的端部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中部的所述凸出尖相对所述底板的平端凸出位于端部的所述凸出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凸出尖的端部向中间聚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主体连接尖端及平端的侧面开设第二插接槽,用于插接所述插接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接槽为两个。
尖部具有多个凸出尖令熨斗更易熨烫多褶皱的衣服,其不同的凸出尖可分别熨烫不同的褶皱,进而提高熨斗的熨烫效率,增强效果。
尖部插接底板主体,令底板主体可插接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尖部,进而增加熨斗的调节性,扩大其适用范围。
上述熨斗,使用时向尖部及底板主体内部注入导热油,增加了底板的升温速度,且令其受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熨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熨斗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熨斗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熨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熨斗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熨斗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熨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熨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熨斗的仰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熨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熨斗的主视图;
图12为图11所示熨斗的后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熨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莫思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莫思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15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