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型后置脱氮生物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9627.3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4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凯;李新亭;王文静;张栋;刘华;张涛;邢倩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诚信环球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17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置 生物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污水深度处理的脱氮生物滤池,尤其是一种V型后置脱氮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传统V型滤池是一种纯过滤工艺。V型滤池有着良好的SS过滤效果,技术成熟,目前在国内外污水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其应用范围较小,仅能去除SS,对于TN则无法满足。究其原因,一是配水堰采用的枝杈结构,导致滤池水位较低,相应地滤池内滤料高度受到影响,只能达到1.3m的滤料高度,不利于生物脱氮,影响了去除效果;二是枝杈型配水堰容易产生水头,使得溶氧率过高,影响了脱氮;三是配水配气采用堰槽内槽铺设管路形式,导致滤池自身的深度增加,提高了成本及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原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V型后置脱氮生物滤池,该系统设计科学,对生物脱氮效率高,溶氧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V型后置脱氮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配水堰及堰槽、空气管、出水管,在滤池主体立壁上镜像对称制有配水堰,在相邻立壁之间的池主体底部中间部位制有堰槽,该堰槽上部为反冲洗出水槽,在堰槽下部的安装通道内安装出水管,在滤池本体底部自下而上分别铺设底砖、承托层生物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堰制成折转向上的V型结构,在折转向上的配水堰外缘部位固装有一竖直堰板。
而且,所述空气管设置在滤池上,并自滤池本体立壁顺沿而下铺设在滤池本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滤池将配水堰由枝杈型修改为折转V型,并在配水堰的外缘固装了垂直堰板,避免了水头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溶氧率,提高了脱氮水平。
2、本滤池设计了新的配水和配气系统,增加单独的空气干管和配气系统,将空气管移至堰槽外侧,这样不但增加了滤床的深度,使滤床的高度可以达到1.9m左右,而整个滤池的深度不必得到增加,不但可以满足正常的SS去除率,还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厂脱氮处理,满足更高的TN排放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V型后置脱氮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1、配水堰5及堰槽3、空气管2、出水管10,在滤池主体立壁上镜像对称制有配水堰,在相邻立壁之间的滤池主体底部中间部位制有堰槽,该堰槽上部为反冲洗出水槽,在堰槽下部的安装通道9安装出水管,在滤池本体底部自下而上分别铺设底砖8、承托层7生物滤料6。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
1、所述配水堰制成折转向上的V型结构,在折转向上的配水堰外缘部位固装有一竖直堰板4,该堰板可使配水堰内的水能够以溢流沿壁方式流下,避免了水头冲击形成的溶氧效应,促进了脱氮。
2、所述空气管设置在滤池上,并自滤池本体立壁顺沿而下铺设在滤池本体的底部,这样在不改变滤池深度的前提下,相应地提高滤床的深度,可使滤床的深度达到1.9m,极大地提高了生物脱氮的效率。
本滤池的改进,不仅可以满足正常的SS去除,而且主要是具备了生物脱氮的功能,满足更高的TN排放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诚信环球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诚信环球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96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臭污水常规动力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过滤污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