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半桥起动控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99535.5 | 申请日: | 2014-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0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 发明(设计)人: | 贾旭东;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海沃斯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47/02 | 分类号: | H01H47/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李顺德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接触器 起动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接触器控制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节能效果的交流接触器半桥起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适用于远距离频繁接通和分断交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低压电器,是低压电器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设备之一,生产和应用市场非常成熟。
目前我国节电型交流接触器已经有一定的市场,但还不够普及,传统型交流接触器目前在用户使用上占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节电型接触器价格较贵,用户在一次性投入上还不能接受。而且市场现有产品电流规格跨度很大,从9A到800A,现有控制电路规格较多也是产品成本较高的原因之一。交流接触器运行环境恶劣,经常受到电磁干扰,对控制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起动瞬间的大量耗电已经成为现今迫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半桥起动控制电路,降低交流接触器启动功耗。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交流接触器半桥起动控制电路,由电阻、电容、继电器和二极管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交流输入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一电容的一端电性相连,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继电器的一个触点电性相连,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的正极电性相连,第二电容的负极、继电器的另一个触点和第八二极管的正极电性相连;
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电性相连,第二交流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电性相连,第四二极管的负极、第六二极管的负极、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第三电容的正极和第四电容的正极电性相连,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第三电容的负极和第九二极管的正极电性相连;
第八二极管的负极、第九二极管的负极和励磁线圈的一端电性相连,励磁线圈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负极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性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半桥起动控制电路,是一种内嵌于交流接触器外壳中的控制电路,包括交流接触器起动电流供给电路、运行转换电路和接触器吸持电流供给电路。接触器起动电流供给电路由第二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二电容和继电器的一对常闭触点组成。第二二极管对交流电进行半桥整流,为励磁线圈提供启动电流,有利于降低启动功耗、简化电路设计和降低成本。运行转换电路由继电器、稳压管和第三电容组成。接触器吸持电流供给电路由第四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九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电容和第一电容组成。第一电容为交流降压电容,为低压电路提供各种电流。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均采用极性电容,有利于降低电路结构占用的空间和获得较大的电容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和第二交流输入端之间并联有压敏电阻。
在交流输入端并联压敏电阻,有利于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特别是提高对雷电等强干扰脉冲的抗干扰能力。
更进一步的,所述励磁线圈两端并联有第十二极管,所述第十二极管负极接第九二极管负极。
励磁线圈通过的电流比较大,特别是中启动和断开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反电动势,并联二极管有利于降低反电动势的干扰,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起动能耗,解决了起动能耗大造成的能源损耗问题。电路采用无源器件,低成本,抗干扰能力强。低压电路采用电容降压,具有体积小、低温升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例交流接触器半桥起动控制电路,交流输入端A1、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压敏电阻R1的一端和交流降压电容C1的一端电性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继电器J1的一个触点电性相连,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正极电性相连,第二电容C2的负极、继电器J1的另一个触点和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电性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海沃斯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海沃斯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95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空开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