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泡剂灌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98645.X | 申请日: | 2014-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4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銮威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C3/24 | 分类号: | B67C3/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泡剂 灌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泡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消泡剂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消泡剂被应用于各类化工生产领域。为了提高消泡剂的生产效率,中国实用新型CN 203402910 U公开了一种消泡剂自动灌装设备,可以提高灌装的准确性。但是,这种结构的灌装头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灌装头一样,在灌装流量较高时容易出现消泡剂外溅的问题,如果减低灌装流量,则灌装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整条自动化生产线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泡剂灌装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实现高速灌装时的液面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消泡剂灌装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储液罐,储液罐下方设置有灌装头,所述灌装头包括外套管,外套管的外侧对称铰接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底部设置有橡胶衬边,橡胶衬边的中间设置有供灌装瓶插入的空隙,固定套的内侧设置有橡胶挡板,橡胶挡板的顶部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海绵层,在固定套闭合状态下,橡胶挡板相互紧密接触,海绵层与外套管过盈配合,外套管内部设置有内套管,内套管与固定套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分别与内套管和固定套相铰接,外套管通过连接在外套管侧壁上的硬质导管与储液罐相连,内套管通过波纹管与储液罐相连,外套管内设置有隔板,内套管穿过隔板,硬质导管与外套管的接口位于隔板的下方,波纹管以及连接杆位于隔板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以硬质导管管口为起点的弧形导流槽,弧形导流槽的下边沿与外套管的内壁相切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内套管的底部连接有锥形块,锥形块与内套管相互分离设置,锥形块内设置有若干个竖直方向的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灌装头的结构,实现了消泡剂在灌装瓶内的双层灌装,从而减少了灌装时对于液面的波动,解决了高速灌装时消泡剂外溅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将现有技术中的卡瓶装置集成在了灌装头上,简化了整个灌装设备的复杂度。首先,灌装瓶被放置在灌装位置上,然后灌装头下移,固定套与灌装瓶相接触,在灌装瓶的挤压作用下,橡胶衬边向灌装瓶的两侧分离,进而带动橡胶挡板分离,使外套管插入灌装瓶内。在固定套向两侧分离的过程中,在连接杆的带动下内套管向下移动,使内套管伸出外套管向灌装瓶底部靠近。灌装开始时,消泡剂分别从硬质导管和波纹管进入外套管和内套管内,从而实现内外两层灌装的形式。从外套管流出的消泡剂在灌装瓶的外侧形成一个流体幕墙,使得内套管流出的消泡剂与液面相互撞击接触后形成的外溅液滴被流体幕墙截获,不会向外界飞溅。灌装结束后,灌装头向上移动,固定套回收靠拢,海绵层与外套管相接触,对外套管边沿残留的消泡剂进行吸附。在灌装头回到原点后,橡胶挡板相互紧密配合,可以对灌装口进行有效隔离密封,避免消泡剂的掉落。隔板可以将消泡剂与机械结构部分相分离,避免产生交叉污染。外套管的内壁上的弧形导流槽可以使从硬质导管流出的消泡剂快速布满外套管的内壁,从而提高流体幕墙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对于外溅的液滴的拦截效果。锥形块可以对内套管流出的消泡剂进行散射分流,减少其对灌装瓶内液面的撞击动能,锥形块上的通孔可以避免消泡剂与锥形块接触后过度产生横向散射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外套管内壁上弧形导流槽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储液罐的结构图。
图中:1、支架;2、储液罐;3、外套管;4、固定套;5、橡胶衬边;6、空隙;7、橡胶挡板;8、容纳槽;9、海绵层;10、内套管;11、连接杆;12、波纹管;13、硬质导管;14、隔板;15、弧形导流槽;16、锥形块;17、通孔;18、第一出液口;19、第二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銮威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銮威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8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