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滑舌鳎养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8568.8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5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剑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1/00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 33106 | 代理人: | 杨康星 |
地址: | 20245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舌鳎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厂化养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半滑舌鳎的工厂化养殖池。
背景技术
半滑舌鳎属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俗称“龙脷”、牛舌头、鳎目、鳎板、鰙鳎、细鳞、鳎米。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终年生活栖息在中国近海海区,具广温、广盐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的特点,适温范围3.5—32℃,最适水温14—24℃,适盐范围14-33‰。半滑舌鳎自然资源量少,味鲜鲜美,出肉率高,口感爽滑,鱼肉久煮而不老,无腥味和异味,属于高蛋白,营养丰富。
而目前养殖半滑舌鳎的养殖池,大多为平底设计,进行水循环确保水的流动,但是由于水底的平面设计,使得半滑舌鳎缺乏运动,使得肉质口感不佳,影响销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海底的水循环的半滑舌鳎养殖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滑舌鳎养殖池,其包括水泥养殖池,所述水泥养殖池内设有出水口,所述水泥养殖池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与进水口连通,构成水泥养殖池内水循环系统,所述水泥养殖池的池底为两面高中间低的结构,所述出水口位于最低处,形成池底水流设计。
所述出水口处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管壁四周分布出水孔,所述出水管管顶高出水面。
所述出水管成直角型分布。
所述出水口位于水泥养殖池的正中位置。
所述水泥养殖池上方设有氧气供氧装置,所述氧气供氧装置的供养管成放射状伸至水泥养殖池中。
所述进水口位于池底最高处的上方。
所述进水口处设有开关。
所述进水口处设有过滤网。
所述水泥养殖池四角为圆弧形。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池底坡度的设计,实现水循环时其池底水流的运动,从而使半滑舌鳎随着水流运动,使其经常处于运动状态,从而使肉质口感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滑舌鳎养殖池,其包括水泥养殖池,所述水泥养殖池内设有出水口,所述水泥养殖池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与进水口3连通,构成水泥养殖池内水循环系统,所述水泥养殖池的池底1为两面高中间低的结构,所述出水口位于最低处,形成池底水流设计,所述进水口3位于池底最高处的上方,当上方进水口进水时,其水流由高处的池底1流动到出水口,形成一个流动水道,使得养殖在养殖池内的半滑舌鳎会经常游动,而不会一直停留在原地,而经常的运动使得半滑舌鳎的肉质更加紧实,口感更好。
所述出水口处设置出水管2,所述出水管2管壁四周分布出水孔,所述出水管2管顶高出水面,设置高出水面的出水管2,避免半滑舌鳎进入出水口卡住。
所述出水管2成直角型分布,水流方向沿着平面流动,降低流动的动力。
所述出水口位于水泥养殖池的正中位置,使各个方向的水流动力一致,避免某一方向水流动力过大,使得同一养殖池的半滑舌鳎的肉质尽量一致性,提高成品率。
所述水泥养殖池上方设有氧气供氧装置4,所述氧气供氧装置4的供养管成放射状伸至水泥养殖池中,均匀放射状分布保证养殖池内氧气供给一致,含氧量均匀,避免半滑舌鳎都挤在一起,能起到分散的作用。
所述进水口3处设有开关,可以通过关停某一个养殖池的进水口,而不至于使所有养殖池的进水口都停止,可以设置多个养殖池,而且保证每个养殖池的都能独立控制。
所述进水口3处设有过滤网,用于过滤水中杂质。
所述水泥养殖池四角为圆弧形,避免半滑舌鳎运动到边角时,运动不方便。。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剑,未经刘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8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娃娃鱼的室内养殖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给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