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97947.5 | 申请日: | 2014-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8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通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保持排气阀进出口存在稳定压力差的排气阀。
背景技术
排气阀应用于独立采暖系统、集中供热系统、采暖锅炉、中央空调、地板采暖及太阳能采暖系统等管道排气。因为水中通常都溶有一定的空气,而且空气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这样水在循环的过程中气体逐渐从水中分离出来,由于气体密度比水小,因此分离出的气体总有在流体系统最高点聚集的趋势,原本细小的气泡逐渐聚在一起会变大,继而产生气柱,进而产生气堵,导致设备失灵,甚至引起生产事故。因为管路中的水是不断补充的流动状态,所以气体的产生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只能通过排气阀来进行调节。
以往的排气阀大多采用一级密封结构,即采用一个可回位的阀杆或浮球控制排气阀的开关,当管路内气体聚集时气压升高推动阀杆或浮球打开排气通路,使气体排出压力降低,当气体压力不足以推动阀杆或浮球时,阀杆或浮球回位,再次阻挡排气通路,使排气停止。由于此机理,排气阀对管路内的压力相当灵敏,排气阀进出口压力基本保持一致,在一些需要维持内外压力差的场合不适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排气阀来实现以上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持排气阀进出口存在稳定压力差的排气阀。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排气阀,包括具有上腔和下腔的本体、穿设于所述上腔内的第一阀杆、穿设于所述下腔内的第二阀杆、封闭所述上腔上出口的压帽和用于固定所述本体与压帽的螺母;所述上腔与下腔贯通,所述上腔内壁设有通往所述本体外壁的排气孔;所述第一阀杆上表面与所述压帽下表面之间夹持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阀杆下部套设有具有若干通孔的弹簧垫片,所述下腔内设有面向下方的弹簧支撑面,所述弹簧垫片与弹簧支撑面之间夹持有第二弹簧。
具体的,所述上腔内径大于所述下腔;所述上腔下部设有向下缩小的第一内锥面,所述第一阀杆下方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内锥面的第一外锥面,所述下腔上部设有向上扩大的第二内锥面,所述第二阀杆上方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二内锥面的第二外锥面。
具体的,所述第一阀杆下方具有垂直于所述本体轴线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二阀杆上方具有正对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所述上腔与下腔的过渡位置设有圆柱形的中腔。
具体的,所述第一外锥面上设有第一凹圈,所述第一凹圈内设有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内锥面和第一外锥面间隙的第一O型圈。
具体的,所述第二外锥面上设有第二凹圈,所述第二凹圈内设有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内锥面和第二外锥面间隙的第二O型圈。
具体的,所述第一阀杆上方凸设有一杆部,所述压帽下表面设有引导所述杆部的凹腔。
具体的,所述第一阀杆上表面设有第一环槽,所述压帽下表面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收纳于所述第一环槽与第二环槽中。
具体的,所述第二阀杆下部设有螺纹部,所述弹簧垫片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于所述螺纹部位置。
具体的,所述通孔为3-6个且环形均布于所述弹簧垫片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排气阀的有益效果在于:
1、排气阀具有两级密封结构,进出口压力递变,能够很好地保持管路内外的压力差关系;
2、第一阀杆、第二阀杆与本体之间都为锥面配合,这样可以保证单向排气。
3、第一阀杆与第二阀杆在中腔中以平面相对,使压力合力保持在本体轴线方向;
4、O型圈提高锥面配合下的密封度;
5、压帽上的凹腔可以限制第一阀杆只沿本体轴线方向移动;
6、压帽和第一阀杆上的环槽使安装中第一弹簧位置固定,避免其安装不正而影响第一阀杆的回位状态;
7、弹簧垫片既传递第二弹簧对第二阀杆的作用力,又要使下腔畅通,令空气和管内液体可以顺利通过排气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气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气阀的半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气阀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气阀本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排气阀第一阀杆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排气阀第二阀杆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排气阀压帽的剖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本体,11-上腔,111-第一内锥面,12-下腔,121-第二内锥面,122-弹簧支撑面,13-排气孔,14-中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通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通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7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冷模块机架压力释放缓冲装置
- 下一篇:浮动式刀具控制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