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声窗拆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7064.4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7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罗瑜林;陈洪海;李辉;刘西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4 | 分类号: | E21B4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惠磊;曲鹏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件拆装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声学测井仪器中声窗的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声波测井是最重要的测井方法之一,传统的声波测井仪器包括电气部分、发射换能器、接收换能器以及隔声体等部件。整个仪器的电气与换能器部分由壳体保护在其中,壳体上与换能器接收和发射声波的位置相对应的部件称为换能器声窗。由于井孔充液且接收换能器和发射换能器(下文中统称为换能器)需要在油液中工作,因此换能器被封装在密封的壳体中。换能器声窗作为壳体一部分,也需具有密封油液的作用,因此声窗结构上通常都会设计有密封橡胶结构。
由于声窗上的密封橡胶结构,声窗的拆装变成了一项比较麻烦的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还有可能造成对仪器和操作人员的伤害。通常在声窗数量少,仪器长度比较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人力或者简单的工具进行声窗的拆装。但是当声窗数量多,仪器长度比较长的情况下,人力或简单工具很难完成声窗拆装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声窗拆装工具,能在声窗数量多,仪器长度长的情况下,安全、方便、快捷的拆装声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窗拆装工具,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用于卡箍声窗;至少两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与其中一个卡接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卡接件滑动连接;施力件,所述施力件与两个卡接件连接,所述施力件在施加的外力作用下带动两个卡接件形成相对运动。
上述声窗拆装工具还有如下特点:所述的卡接件包括固定套管、紧定螺钉和开口槽,所述固定套管一端的套管壁上有间隔设置的开口槽,所述的固定套管的开口槽处设置有紧定螺纹孔,在所述紧定螺纹孔处安装紧定螺钉。
上述声窗拆装工具还有如下特点:所述开口槽的尾部有与其相交的弧形切割槽。
上述声窗拆装工具还有如下特点:所述施力件包括主动杆、把手和两个牵引杆;所述主动杆两端则与一个固定套管铰接;所述牵引杆一端与另一个固定套管铰接,一端与主动杆铰接;所述把手与主动杆固定连接。
上述声窗拆装工具还有如下特点:所述的限位杆的一端有用于滑动连接的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利用卡接结构抱死声窗,联动机构使声窗沿轴向运动,达到拆装目的,从而面对声窗数量多,仪器长的情况下,安全方便快捷的拆装的声窗,同时保证仪器和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声窗拆装工具等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声窗拆装工具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声窗拆装工具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体环上弧形切割槽与开口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杆上限位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阐述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声窗拆装工具,包括两个卡接件A、两个限位杆B和施力件C。两个卡接件A间隔放置,两个限位杆B连接着两个卡接件A,限位杆B一端与其中一个卡接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卡接件滑动连接,施力件C与两个卡接件A连接,所述施力件C在施加的外力作用下带动两个卡接件A形成相对运动。
如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声窗拆装工具,卡接件A包括固定套管2、紧定螺钉7和开口槽12,固定套管2设有对称设置的弧形切割槽10和开口槽12,弧形切割槽10沿固定套管2一端的圆周方向切割150°,并且径向贯穿,两条弧形切割槽10的切割位置在同一平面内,对称但不相连,弧形切割槽10的主要作用是使固定套管2的金属一端能发生微小变形;与弧形切割槽10相同的一端,对称设置有开口槽12,开口槽12位置与弧形切割槽10相连,位于弧形切割槽10的1/4弧长处,并径向贯穿;开口槽12处对称设置有紧定螺纹孔11,此紧定螺纹孔11垂直于开口槽12,并贯穿,此处用于安装紧定螺钉。通过对固定套管2上的弧形切割槽10、开口槽12与紧定螺纹孔11的变形结构设计,拧紧紧定螺钉7使开口槽12的槽口距离变小,固定套管2的一端发生变形,达到抱死声窗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7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浆脉冲发生器无刷直流电机传动机构
- 下一篇:微型一体化注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