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截断调节双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6046.4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4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力;吴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双高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6;F16K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6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断 调节 双用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阀门,特别是一种截断调节双用阀。
背景技术:
调节阀广泛应用在管道系统中,由于调节阀允许的泄漏量较大,因此在检修时无法实现完全截断达到零泄漏的要求,导致调节阀下游管道无法检修。现有技术中,需要在调节阀前面加装一台截断阀,才能实现零泄漏。但是,这样造成了管道负荷的增加和材料的浪费,并且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截断调节双用阀,所述的这种截断调节双用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在调节阀前面加装截断阀才能零泄漏检修环境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截断调节双用阀,包括阀体,所述的阀体中设置有阀座,所述的阀座位于阀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其中,所述的阀体的上端设置有阀盖,所述的阀盖与所述的阀座之间设置有阀腔,阀座的上侧设置有一个大阀瓣,所述的大阀瓣的底面中向下设置有一个密封体,所述的密封体延伸到阀座内并与阀座内壁接触,密封体与阀座之间设置为上下方向的滑动副,密封体中分布有两个以上数目的下节流孔,密封体中设置有内腔,密封体的内腔的下端面开放,任意一个所述的下节流孔均与密封体的内腔连通,大阀瓣中包括有一个内腔,大阀瓣的底面中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的通孔连通大阀瓣的内腔和密封体的内腔,大阀瓣的上端设置有一个阀瓣盖,大阀瓣的内腔中设置有一个小阀瓣,所述的小阀瓣的高度小于大阀瓣内腔的高度,小阀瓣的侧壁与大阀瓣内腔的侧壁接触,小阀瓣与大阀瓣之间设置为上下方向的滑动副,大阀瓣内腔的侧壁中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上节流孔,任意一个所述的上节流孔均连通大阀瓣的内腔和所述的阀腔,小阀瓣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阀杆,所述的阀杆向上穿过所述的阀瓣盖和阀盖,阀杆与阀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填料,阀杆上设置有一个填料压盖。
进一步的,小阀瓣的上部与阀杆的下端通过T型槽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阀体与阀盖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阀杆的上端与一个直行程执行器连接,所述的直行程执行器通过支架设置在阀盖上。
进一步的,阀杆的上端与所述的直行程执行器的动作端通过一个连接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直行程执行器带动阀杆上下运行。小阀瓣在大阀瓣的内腔中由阀瓣盖限位。当小阀瓣由阀杆带动向上移动到极限时,带动大阀瓣向上移动。小阀瓣在大阀瓣的内腔中上下移动时,改变大阀瓣中上节流孔的面积。当小阀瓣到达上极限、上节流孔全开时,如阀门还达不到流量要求,小阀瓣可以带动大阀瓣向上移动,通过改变大阀瓣下侧密封体的下节流孔的面积来调节流量。当阀门需要关闭达到零泄漏要求时,直行程执行器将阀杆下移,使小阀瓣密封面和大阀瓣内腔密封面重合,大阀瓣密封体和阀座密封面重合,直行程执行器只需要输出阀门的密封预紧比压的力,大阀瓣和小阀瓣都靠阀门内腔介质作用在大小阀瓣上的压力来实现密封。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在大阀瓣中设置内腔、上节流孔和下节流孔,在大阀瓣内腔中设置小阀瓣,先利用小阀瓣调节上节流孔的面积,如阀门还达不到流量要求,再利用小阀瓣提升大阀瓣,通过调节下节流孔的面积来进一步调节流量。当阀门需要关闭达到零泄漏要求时,小阀瓣密封面和大阀瓣内腔密封面重合,大阀瓣密封体和阀座密封面重合,大阀瓣和小阀瓣都靠阀门内腔介质作用在大小阀瓣上的压力来实现密封。本实用新型加工简单,由一台阀门实现了调节阀和截断阀的功能,造价低,密封和调节功能优、检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断调节双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截断调节双用阀中的大阀瓣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截断调节双用阀中的大阀瓣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双高阀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双高阀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60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