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簧支架及具有其的车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5999.9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0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李兆峰;万方军;田凤霞;崔春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城福田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262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具有 车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簧安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板簧支架及具有其的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板簧支架固定于车架,下连板簧,并通过板簧起到支撑整车大部分重量的作用。目前用于同一载荷下的板簧支架重量偏大,加大了工程车的总重量;且工程车工作过程中板簧支架应力富余量大,造成材料的浪费及成本的偏高;原支架采用六铆钉固定于纵梁侧面及下翼面,不利于调整板簧高度。现有的板簧支架为等壁厚结构,其壁厚要满足最大的受力位置不变形的要求,而在受力较小的位置仍然采用同样的较厚的壁厚尺寸,不仅造成材料浪费,而且增加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避免材料浪费且降低制造成本的板簧支架及具有其的车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板簧支架,包括:底板,具有车架连接部和销轴第一穿设通孔;外壳,固定在底板上,外壳与底板围成板簧容纳腔,外壳包括前壁,前壁在销轴第一穿设通孔的轴向上与底板间隔设置,前壁具有与销轴第一穿设通孔同轴设置的销轴第二穿设通孔,外壳还包括:在销轴第一穿设通孔的周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壁,各侧壁均与底板和前壁固定连接,在销轴第一穿设通孔的轴向上,各侧壁包括两个外部段和位于两个外部段之间的中部段,两个外部段的壁厚均大于对应的中部段的壁厚。
进一步地,在底板至前壁的方向上,各侧壁的壁厚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外壳还包括位于两个侧壁之间并且与各侧壁均固定连接的后壁,各侧壁与后壁的连接位置上设置有由底板至前壁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地,在底板至前壁的方向上,两个第一加强筋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底板具有对应板簧容纳腔的对应板和位于板簧容纳腔的外侧的安装板,车架连接部形成在安装板上,销轴第一穿设通孔形成在对应板上。
进一步地,外壳还包括位于两个侧壁之间并且与各侧壁均固定连接的后壁,对应板具有与板簧容纳腔相连通的减重通孔,减重通孔位于销轴第一穿设通孔和后壁之间。
进一步地,对应板的背离板簧容纳腔的端面具有两个减重凹槽,减重通孔和销轴第一穿设通孔均位于两个减重凹槽之间,车架连接部包括两个螺栓穿设通孔,销轴第一穿设通孔与各螺栓穿设通孔之间均具有第二加强筋,在销轴第一穿设通孔的轴向上,两个第二加强筋与两个减重凹槽的槽底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车架连接部包括在销轴第一穿设通孔的周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通孔,多个连接通孔的轴线相平行,安装板具有在销轴第一穿设通孔周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凹陷区域,相邻两个连接通孔之间具有一个凹陷区域。
进一步地,车架连接部包括在销轴第一穿设通孔的周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通孔,多个连接通孔的轴线相平行,多个连接通孔包括多个铆钉穿设通孔和两个螺栓穿设通孔,在销轴第一穿设通孔的周向上,多个铆钉穿设通孔位于两个螺栓穿设通孔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架结构,包括:车架;板簧支架,固定在车架上,板簧支架为上述的板簧支架,各侧壁的两个外部段中靠近底板的外部段的外侧具有安装工具避让凹槽。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在销轴第一穿设通孔的轴向上,各侧壁包括两个外部段和位于两个外部段之间的中部段,两个外部段的壁厚均大于对应的中部段的壁厚,并且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外壳的应力集中位置位于外壳的端部附近,也就是说应力集中位置位于四个外部段上,降低外部段的壁厚尺寸设计的符合要求即可使板簧支架的受力符合要求,将中部段的壁厚尺寸设计的比较薄即可满足要求,又降低了材料的使用量和制造成本。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板簧支架不仅避免了材料浪费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簧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板簧支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板簧支架的后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底板;11、销轴第一穿设通孔;12、对应板;13、安装板;14、减重通孔;15、减重凹槽;16、螺栓穿设通孔;17、第二加强筋;18、凹陷区域;19、铆钉穿设通孔;20、外壳;20a、板簧容纳腔;21、前壁;21a、销轴第二穿设通孔;22、侧壁;23、后壁;24、第一加强筋;25、安装工具避让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城福田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诸城福田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59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游戏扩展功能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