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5173.2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4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姜本熹;王齐武;刘文法;徐旭;周金旭;邹明哲;涂一鸣;马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0 | 分类号: | C21B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冷却 进出 水管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冷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冷却壁是用于支撑耐火材料、冷却炉壳以及维持合理炉型的重要设备。冷却壁为由金属制成的矩形结构,内部有若干冷却水通道,冷却壁进水管及出水管固结于冷却设备上并与冷却介质流道的两端相连,冷却设备的进水管及出水管穿过高炉炉壳与外部管网相连。
在冷却壁与炉壳之间有间隙,间隙中充填有耐火料,用于隔热。由于冷却壁是高炉炼铁设备的重要部件,为了解决炉壳及冷却壁制造及安装的尺寸误差,并保证在冷却壁中进水管和出水管在温度变化时发生变形及位移时不受限制,进水管和出水管与穿出炉壳的通孔之间有较大的间隙。这就要求冷却壁与炉壳的进出水管孔之间要密封,防止在进行耐火材料填充时,耐火材料进入炉壳中穿出冷却壁进出水管的通孔。
然而,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高炉冷却壁密封多采用简单的片状密封垫,由于片状密封垫的弹性范围有限,造成大部分密封存在间隙,密封性能较差,甚至失去了密封的作用。可见,现有技术中高炉冷却壁的密封装置存在密封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密封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高炉冷却壁的密封装置密封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提高密封装置的密封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
本体,包含有一中心通孔;
至少一个环状唇边,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至少一个环状唇边的凸起面背向所述中心通孔;
其中,所述本体和所述至少一个环状唇边由耐高温的橡胶制成。
可选的,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
短管状结构,设置于所述中心通孔的轴心方向上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相连,其中,所述短管状结构由耐高温的橡胶制成。
可选的,所述短管状结构还置于所述中心通孔的轴心方向上的第二端。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环状唇边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可选的,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
至少三个齿状凸起,设置于所述中心通孔的内壁,用于在密封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时与所述进出水管摩擦接触,其中,所述至少三个齿状凸起在所述中心通孔的圆周上均匀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密封装置通过在橡胶密封本体上增设至少一个环状唇边,增加密封装置的弹性,环状唇边在压力的挤压下能够与冷却壁和炉壳紧密接触,能够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炉冷却壁的密封装置密封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密封装置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密封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密封装置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密封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密封装置的A-A'剖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密封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密封装置的A-A'剖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组合密封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组合密封装置的俯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组合密封装置的俯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密封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橡胶密封本体上增设至少一个环状唇边,增加密封装置的弹性,环状唇边在压力的挤压下能够与冷却壁和炉壳紧密接触,能够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高炉冷却壁的密封装置密封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提高密封装置的密封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冷却壁进出水管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
本体10,包含有一中心通孔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51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截面为矩形的感应淬火线圈
- 下一篇:一种细胞培养板及其板盖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