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4950.1 | 申请日: | 2014-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7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彭春;邱文辉;朱治国;谢艳星;邱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大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6 | 分类号: | H01H50/16;H01H50/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电磁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具体涉及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低压电器的发展,电磁继电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电磁继电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设计模式费用高、周期长,且电磁继电器稳定工作时的温升是电磁继电器设计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着电磁继电器的稳定性和寿命。然而,现有的电磁继电器的衔铁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铁芯对衔铁的吸合力较弱,且该衔铁的体积较小,不利于散热,从而导致现有的电磁继电器的稳定性较差。并且现有的电磁继电器的内部结构设计不紧凑,从而导致其抗震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抗震性能好、性能稳定的小型电磁继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包括底板、与底板卡扣连接的罩壳、铁芯、线圈、线圈架、轭铁、衔铁、动簧片、静簧片,所述的轭铁呈L型,且该轭铁的一侧设置两个分别固定在底板上轭铁脚,所述的轭铁的上端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的衔铁的一端卡装在轭铁上的定位槽内,且所述的衔铁与轭铁的宽度相同,所述的动簧片的中央处设置有U型孔,所述的衔铁对应U型孔的两侧处均设置有固定凸台,所述的动簧片固定在衔铁上的两个固定凸台上,且所述的动簧片的U型孔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构成动触点端和电连接端,且所述的电连接端固定在轭铁的两个凸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小型电磁继电器通过将现有的电磁继电器的衔铁的结构加以改良,将衔铁与轭铁的宽度设置为相同大小,增大了衔铁与铁芯之间的配合面,增加了磁路中的磁感应强度,从而增强了铁芯对衔铁的吸合力,且衔铁的体积增大之后,也便于散热,提高了该小型电磁继电器的稳定性能和使用寿命,且动簧片的中央处设置有U型孔,该结构设置的动簧片具有弹性好、抗疲劳强度高的优点,且该动簧片通过多点固定在衔铁和轭铁上,该结构设计紧凑,且抗震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罩壳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罩壳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包括底板10、与底板10卡扣连接的罩壳20、铁芯11、线圈12、线圈架13、轭铁14、衔铁15、动簧片16、静簧片17,所述的轭铁14呈L型,且该轭铁14的一侧设置两个分别固定在底板10上轭铁脚141,所述的轭铁14的上端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的衔铁15的一端卡装在轭铁14上的定位槽内,且所述的衔铁15与轭铁14的宽度相同,所述的动簧片16的中央处设置有U型孔161,所述的衔铁15对应U型孔161的两侧处均设置有固定凸台151,所述的动簧片16固定在衔铁15上的两个固定凸台151上,且所述的动簧片16的U型孔161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构成动触点端162和电连接端163,且所述的电连接端163固定在轭铁14的两个凸台142上。该小型电磁继电器通过将现有的电磁继电器的衔铁的结构加以改良,将衔铁与轭铁的宽度设置为相同大小,增大了衔铁与铁芯之间的配合面,增加了磁路中的磁感应强度,从而增强了铁芯对衔铁的吸合力,且衔铁的体积增大之后,也便于散热,提高了该小型电磁继电器的稳定性能和使用寿命,且动簧片的中央处设置有U型孔,该结构设置的动簧片具有弹性好、抗疲劳强度高的优点,且该动簧片通过多点固定在衔铁和轭铁上,该结构设计紧凑,且抗震性能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大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欣大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49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