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快卸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4888.6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3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建;王乐平;张登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25/06 | 分类号: | B64D2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式快卸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驾驶员或乘员所用的多点式安全带快速连接和释放的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旋转式快卸锁。
背景技术
飞机驾驶员或乘员所用的多点式安全带主要由双肩带、腰带和裆带组成,在使用安全带时,需要便捷快速的将肩带、腰带和裆带连接一起,在离开时能够快速释放。
目前,为实现上述功能,国外公司有类似的装置。主要由锁盖、锁座、锁栓等零件组成,但是零部件相对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快卸锁,它能够快速的将安全带各组件连接,并且也能够实现快速释放。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旋转式快卸锁,包括锁盖、上凸轮、锁体、锁栓、肩带开关、下凸轮、弹性元件和锁座;锁盖中间的孔与上凸轮上部固定连接,上凸轮底部插入锁体中间的圆柱孔,上凸轮可在圆柱孔中转动;锁体周围布置有5个插槽,每个插槽的下部均设有圆孔,用于通过锁栓;每个锁栓的上部为10~20度的斜面,底部为圆弧斜面,圆弧斜面两侧设有外凸的台阶;下凸轮顶部插入锁体中间的圆柱孔,下凸轮底部周围布置5个叉形,用于插入锁栓底部两侧的台阶,叉形的位置与锁体的插槽位置一一对应,下凸轮与上凸轮相配合带动锁栓向下运动;弹性元件设于锁座与下凸轮之间,用于实现锁栓和下凸轮的复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本实用新型中锁栓上部的斜面方便连接片的插入,复位簧使锁栓能够卡住连接片,升降机构可以使锁栓快速移动,释放连接片。(2)零部件较少,集成度较高,提升了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旋转式快卸锁的分解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旋转式快卸锁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旋转式快卸锁的外观图。
图4是五齿复位簧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在圆形的锁体中布置五个锁栓,用于卡住安全带各组件中的连接片,旋转锁盖时,利用两个斜曲面接触的凸轮实现上下运动,推动锁栓,实现释放操作,锁栓底部有一个五齿复位簧,实现锁栓的复位。锁栓顶部有斜面方便连接片的插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2、3,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快卸锁,包括锁盖1、上凸轮2、锁体3、锁栓4、肩带开关5、下凸轮6、弹性元件7和锁座8;圆形锁盖1周围均匀分布有5个圆弧凹槽,锁盖1中间的孔与上凸轮2上部固定连接,上凸轮2的底部均匀分布有三个凸起,每个凸起由两个对称的曲面构成,上凸轮2底部插入锁体3中间的圆柱孔,上凸轮2可在圆柱孔中转动;锁体3周围布置有5个插槽,每个插槽的下部均设有圆孔,用于通过锁栓4;每个锁栓4的上部为10~20度的斜面,底部为圆弧斜面,圆弧斜面两侧设有外凸的台阶;下凸轮6顶部均匀分布有3个凹槽,每个凹槽均由对称的两个曲面构成,下凸轮6顶部插入锁体3中间的圆柱孔,下凸轮6底部周围布置5个叉形,用于插入锁栓4底部两侧的台阶,叉形的位置与锁体3的插槽位置一一对应,下凸轮6与上凸轮2相配合带动锁栓4向下运动;弹性元件7设于锁座8与下凸轮6之间,用于实现锁栓4和下凸轮6的复位。
所述肩带开关5卡入相邻的两个锁栓4台阶上表面,用于单独控制这两个锁栓4向下移动。
所述锁座8一侧开口,开口位置与肩带开关5对应,用于容纳肩带开关5。
所述弹性元件7包括五齿复位簧和塔簧,五齿复位簧的五个齿分别对应5个锁栓4的底部,塔簧对应下凸轮6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48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