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微创锥颅手术中的辅助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3536.9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4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挺;许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微创锥颅 手术 中的 辅助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微创锥颅手术中的辅助定位装置,用于颅内血肿,脓肿,脑室积血的辅助穿刺。
背景技术
在锥颅手术前,定位是关键,比较好的方法是安装头部立体定位架,但该器械较笨重,在实际操作中较麻烦。一般的方法是利用头部CT定位后在头皮上确定好穿刺点、靶点及正中矢状面,再在头皮上划好经过穿刺点及靶点的两个平面(假设为a面和b面),这两个平面均与矢状面垂直,然后用带锥颅针的电钻钻孔穿刺点,在目测下确定好锥颅针与a面和b面重叠后,即能保证垂直于矢状面,从而顺利到达靶点位置,但这个过程往往受到目测的局限性,很难保证每次都能保证锥颅针垂直于矢状面;同时我们在锥颅过程中常常要求锥颅针垂直于正中矢状面,而这要靠肉眼及一个人去从各个角度去比照,难免出现误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对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微创锥颅手术中的辅助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应用于微创锥颅手术中的辅助定位装置,包括电钻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钻主体的钻头旁侧机身上设有两个红外线十字激光器,所述的红外线十字激光器发出相互垂直的两个面光线,所述的两个红外线十字激光器分别发出的两个平面相交所确定的直线与电钻主体的钻头在同一条直线上。
其中,所述的两个红外线十字激光器中一个固定连接于电钻主体的机身上,另一个与电钻主体的机身相对转动连接。
所述的两个十字红外线激光器分别与电钻主体的钻头平行布设。
所述电钻主体的钻头机身上设有一转套,所述转套上安设可转动的红外线十字激光器,所述转套上设有一手柄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误差小,精度高,能有效辅助医学手术进行,提升手术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钻钻头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面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面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面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微创锥颅手术中的辅助定位装置,包括电钻主体1,所述电钻主体的钻头旁侧机身上设有两个红外线十字激光器2,所述的红外线十字激光器发出相互垂直的两个面光线,所述的两个红外线十字激光器分别发出的两个平面相交所确定的直线与电钻主体的钻头3在同一条直线上。
上述的两个红外线十字激光器中一个固定连接于电钻主体的机身上,另一个与电钻主体的机身相对转动连接。
上述的两个十字红外线激光器分别与电钻主体的钻头平行布设。
上述电钻主体的钻头旁侧机身上设有一转套4,所述转套上安设可转动的红外线十字激光器,所述转套上设有一手柄部5,利用该转套能实现两个红外线激光器的角度调整。
具体实施过程:
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c面垂直于a面和b面情况,也适用于倾斜任意角度的情况,只要确定穿刺点到靶点,就能确定经过该连线的a面和b面在头颅表面投影。同时该红外线十字激光器能将在凸形球面的复杂划线转化为简单的划线,不需特制尺子。
根据两个面相交只能确定唯的一条直线的原理。每个激光器发出的是一个平面,让激光面与钻头重叠,这样两个激光器发出的2个平面相交确定的直线就与钻头同在一条直线上。
在经过锥颅点的垂直于正中矢状面的两个平面(假设为a和b),其中b面平行于OM线(外眦与外耳道连线),a、b、c三面均可用红外激光十字来划线。
两个激光器之间的角度能调整。激光器发出的十字光线其实是一个互相垂直的十字面,其中一个平面调整与锥颅针在同一平面(假设为e面和f面),这样用两个激光十字后,就能保证在锥颅针既在e面,又在f面,在锥颅过程中,只要保持e面与f面分别与a面和b面重叠,就能保证锥颅内针与正中矢状面垂直,而减少目测带来的误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第三医院;,未经厦门市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35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畸弓丝就位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枢椎椎弓骨折的可吸收拉力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