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管弯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3475.6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4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曾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布莱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明书 |
地址: | 40132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管机,尤其涉及弹簧管弯管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小弹簧管C型样式都是采用一次成型,此种方法存在弹簧管易拉断,报废率高、精度等级在2.5、4.0级范围内,无法满足出口产品的要求,为了克服弹簧管在一次成型过程中易拉断,报废率高、精度等级低的缺陷问题。采用主动轮、从动轮、背滚轮多次碾压弯曲成型,这样确保了金属的多次碾压,提高了疲劳极限,从而也确保了金属的稳定性;最终保证了重复性误差在1.0、1.6级内。
中国文献CN101829715A中的一种压力表弹簧弯管成型机,在设计中各轴间是通过齿轮传动,工件从主动轴与从动轴间辊压,于从动轴与被滚轴间弯曲,通过主轴与从动轴之间的间歇,调整辊压厚度,通过调节从动轴与被滚轴的间隙调节弯曲幅度,增大从动轴与主动轴的间距时,从动轴传动齿轮间的间隙扩大,传不平稳,在加工这种直径在24mm以下的C型弹簧管时会出现弹簧管易拉断,精度低等问题,在加工过程中要调整数十次,工人的劳动强度高,每次进给量的调整需要经验。
实用型新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解决C型弹簧管的加工,目前重复性误差在在1.0、1.6级内且直径在24mm以下的C型弹簧管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数十次辊压成型,针对这种C型弹簧管的加工,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C型弹簧管机,能够实现一次调整实现多步加工C型弹簧管,工序繁琐,导致的C型弹簧管内部有褶皱,报废率高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弹簧管弯管机,包括主动轴、从动轴、被滚轴,主动轴上方设有从动轴,被滚轴位于传动轴与主动轴的一侧,被滚轴的中心轴线处于与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间隙等高,主动轴与从动轴间形成辊压通道,从动轴与被滚轴间形成弯曲通道,还包括传动轴,主动轴、从动轴、被滚轴处于机架内的轴径都被退刀槽分成了若干段,分割轴段彼此对应;主动轴、从动轴、被滚轴从机架的一侧到另一侧,若干段轴段的直径逐步增大。
上术方案中,传动轴、主动轴、从动轴、被滚轴处于机架内的轴径都被退刀槽分成了若干段,分割轴段彼此对应;主动轴、从动轴、被滚轴从机架的一侧到另一侧,若干段轴段的直径逐步增大,主动轴、从动轴、被滚轴上各对应轴段间的间隙逐端降低,能够将在弹簧管从间隙大轴段开始往间隙小的轴段逐段辊压,实现一次调节对C型弹簧管多次加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优化,主动轴的一端设有大链轮和传动链轮,传动轴两端设有传动链轮,从动轴一端设有传动链轮,电动机带动主动轴一端的两个链轮中的大链轮,主动轴上传动链轮带动传动轴一端传动链轮,传动轴另一端的传动链轮带动从动轴端部的链轮传动,为了避免以前用齿轮传动各轴,多次辊压位置调整带来的C型弹簧管加工,存在脉冲震动,精度低,导致加工处得弹簧管内侧有褶皱,传动部分用链条带动链轮实现传动,能够避免在调节轴间距时啮合传动齿轮间的间隙过大。
进一步优化,传动轴、主动轴、被滚轴是被退刀槽均匀分成若干段,各段的距离能够实现弹簧在对应的轴段间辊压,就能保证其加工后的轴向尺寸在设计要求值内。
进一步优化,传动轴、主动轴、从动轴、被滚轴都是通过滑动轴承连接到机架上,滑动轴的精度高,轴在转动中比较平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次弯管机的结构图;
图2为图1A-A向剖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传动链轮1、大链轮2、传动轴3、主动轴4、从动轴5、被滚轴6、机架7、滑动轴承8、调解螺杆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多次成型弯管机,适用于C型弹簧管直径24mm以下的、仪表精度要求高(1.0、1.6级)的弹性元件上,该多次成型弯管机主要包括传动链轮、链轮、传动轴、主动轴、从动轴、被滚轴、机架、滑动轴承、调解螺杆。
该多次成型弯管机的机架由两块支撑板组成,机架的下部设有传动轴,机架的上部设有主动轴,主动轴的上方设有从动轴,从动轴与主动轴平行,被滚轴位于从动轴与主动轴的一侧,被滚轴的中心轴线处于与从动轴和与主动轴之间的间隙等高,且从动轴、主动轴、被滚轴之间相互平行。
从动轴、主动轴、被滚轴处于机架内的轴径都被退刀槽均匀的分成了若干端,分割轴段彼此对应且从机架的一侧到另一侧,若干段轴段的直径逐步增大。
传动机构是通过电动机带动主动轴一侧的两个链轮中的大链轮,主动轴上传动链轮带动传动轴一端传动链轮,传动轴另一端的传动链轮带动从动轴端部的链轮传动链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布莱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布莱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3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左右弯一体弯管机
- 下一篇:减耦器焊后推弯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