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冰箱内腔排气针孔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2771.4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2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蔡拾贰;何善樑;胡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24 | 分类号: | B26F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 排气 针孔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冰箱的箱体内腔排气针孔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冰箱的箱体主要由外壳、内腔和隔热材料等构成。隔热材料为硬质聚氨基甲酸脂泡沫塑料(简称为泡料),通过发泡工艺过程充注在外壳和内腔之间;泡料将外壳和内腔粘结为一个具较高强度和刚度的整体——箱体。箱体内腔材料为ABS或HIPS塑料,由真空吸塑加工而成。
冰箱箱体在发泡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这些气体必须排出箱体体外,否则,将会导致内腔与泡料层分离(简称泡离)、内腔鼓气甚至空泡等缺陷,严重影响到冰箱的制冷性能和外观质量。为了解决排气问题,须在箱体内腔侧壁上加工一系列的排气孔。由于发泡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压力很大,为了防止泡料从排气孔漏出(漏泡),故排气孔的直径要求很小,一般为φ0.5以下的针孔。
目前冰箱制造行业内普遍采用人工的方法,在箱体内腔上用扎针逐个扎孔或用小气动钻(风磨笔)逐个钻孔。箱体内腔的内表面为外观面,不允许存在加工毛刺,扎孔或钻孔只能由箱体内腔的内侧向外侧方向进行。这样,由于受内腔的内侧空间的限制,人工操作不方便。再者,扎针或钻头直径很小,极易被折弯或者被折断。此外,箱体内腔上需要加工的排气针孔众多(一般每个内腔都需要加工几十个排气针孔)。显然,这种加工方法既费时又费力,生产效率低下而劳动强度较大。此外,采用手工逐个扎孔或钻孔,定位困难,排气针孔的数量和位置精度都难以确保,对箱体的发泡质量的控制非常不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箱体内腔排气针
孔的加工设备,通过扎孔加工自动化,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使扎孔位置精确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冰箱内腔排气针孔的加工设备,包括底座、直线导轨、左U型座、右U型座、胀合气缸、压扎气缸、扎针单元、橡胶压板、调节螺杆等零部件。所述左U型座、右U型座通过直线导轨安装在底座之上;左U型座、右U型座的一侧安装有压扎气缸及橡胶压板,另一侧安装有多组扎针单元;左U型座与调节螺杆相连接,可通过螺杆调节其在直线导轨上的位置;右U型座则与胀合气缸相连接,在胀合气缸的驱动下可沿直线导轨往复运动。所述扎针单元由扎针、本体、夹爪、滑套、压缩弹簧、锁紧螺母、顶紧螺帽等组成。所述橡胶压板在压扎气缸的推动下,与扎针单元共同完成对冰箱内腔侧壁进行扎孔加工。
作为优化:所述左U型座与调节螺杆相连接,可通过螺杆调节其在直线导轨上的位置,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适应不同大小型号的箱体内腔的加工。
作为优化:所述右U型座与胀合气缸相连接,在胀合气缸的驱动下可沿直线导轨作往复运动,从而达到胀合的目的,便于箱体内腔加工前的进料和加工后的出料。
作为优化:所述橡胶压板通过导柱导套与左U型座、右U型座的一侧相连接,确保了其移动时的平行精度。
作为优化:所述扎针单元各自独立分别安装在左U型座、右U型座,便于其调整和更换。
作为优化:所述扎针单元由扎针、本体、夹爪、滑套、压缩弹簧、锁紧螺母、顶紧螺帽等零件组成。所述本体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左U型座、右U型座的侧壁上。所述夹爪由顶紧螺帽顶压在本体的内部。所述扎针安装在夹爪内,并通过夹爪锥部与本体锥部的挤压作用而被夹紧固定。所述滑套可沿着本体滑动,为扎针提供导向和保护,降低扎针被折弯和折断的可能性。滑套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对扎针扎完孔后起退料作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扎针直径微小,属于为易损件;通过滑套的导向、退料和保护,可大大提高扎针的使用寿命,并且起到防止扎针刮伤工件的作用;而且,扎针以夹爪方式安装固定,更换和调整都非常简单快捷。这都大大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通过利用本发明对冰箱内腔进行自动加工,一次性同时扎出多个排气针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并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27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模具切边刀
- 下一篇:医用液压升降护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