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2421.8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8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马昭键;马云;马广;吴定超;陆美玲;马昭星;邓立就;甘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吉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24J2/51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保温管结构领域,特别一种太阳能热水箱之间连接和热水出口的保温管。
背景技术
在冬天,由于水管的热损失甚至降低10℃,极大地浪费了能源。为了降低从热水箱接下来到用户的热水管的热损失,人们将管子表面用保温布包裹,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安装比较麻烦,要临时包覆保温布;由于人工包覆使保温层与管道外壁之间有较大空隙,所以保温的效果不够理想,仍然有较大的能量外泄;由于存在能量外泄,所以不够安全,特别是在保温布破损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烫伤或冻伤等安全事故并缩短保温管的使用寿命,而且暴露在外面的保温布也很难经受低温和下雨的侵扰。
中国专利201320479875.5公开的太阳能热反射网纹保温管,它是双层管,最里层为内管,内管外壁镀有一层热反射层,热反射层外侧包裹网纹管。但是这种结构由于内外管之间相距近,保温效果在长时间保温情况下,效果明显不足;特别是高温度、长时间通热情况下保温显得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保温管,满足高温通热、长时间通热的情况需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温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外管中心,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通过聚氨酯发泡形成聚氨酯保温层,所述内管外表面设有太阳能吸热涂层,所述外管内表面设有红外反射涂层。
这里需要了解的是,聚氨酯发泡形成聚氨酯保温层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同时形成较宽的保温层,能够满足长时间通热保温的需要。在上述基础上,还增加了太阳能吸热涂层,太阳能吸热涂层能够较好吸收红外线,从而在内管外表面形成一个聚热环或者说是聚热层,由于内管直接接触热水或者热溶液,导致其内管外表面依然有较高的温度,而太阳能吸热涂层能够降低内管的热量溢出。而中间聚氨酯保温层进一步减少热量扩散,外管内表面设有红外反射涂层可以对聚氨酯保温层的红外线反射,降低聚氨酯保温层热量扩散。这样设置多层保温结构,逐步减少内管内热量对外扩散,达到保温的效果。相比现有技术,保温效果更加明显,满足高温通热、长时间通热的情况需要。
优选的,所述红外反射涂层和内管之间还设有陶瓷涂层。陶瓷涂层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对此其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保温层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与内管中心轴线平行。设置通孔可以增大隔层,进一步优化聚氨酯保温层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管为金属波纹管。这里提供的金属波纹管为优选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外管、红外反射涂层、聚氨酯保温层、太阳能吸热涂层和内管构成,使用时,热水在内管内流动,太阳能吸热涂层形成聚热环,降低内管对外散热,起到隔热保温作用,聚氨酯保温层进一步起到保温的作用,红外反射涂层可以对聚氨酯保温层的红外线反射,降低聚氨酯保温层热量扩散;这样内管内的热水的能量不易外泄;不会快速散发出来而形成烫伤(或冻伤)的安全事故,能够满足高温通热、长时间通热的情况需要。
2、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保温效果明显,而且结构坚固,质量可靠,也容易搬运和安装。
3、本实用新型利用内管内的介质(如水、气体等)在输送过程中只有很小的能量损耗,从而节约了能源,有利于环保,并使保温管形成一个成型的产品,便于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管、2-内管、3-固定支架、4-聚氨酯保温层、5-通孔、6-太阳能吸热涂层、7-红外反射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所述内管2通过固定支架3固定在外管1中心,所述外管1和内管2之间通过聚氨酯发泡形成聚氨酯保温层4,所述内管2外表面设有太阳能吸热涂层6,所述外管1内表面设有红外反射涂层7。
本实用新型由外至内依次为外管1、红外反射涂层7、聚氨酯保温层4、太阳能吸热涂层6和内管2。太阳能吸热涂层6,太阳能吸热涂层6能够较好吸收红外线,从而在内管2外表面形成一个聚热环或者说是聚热层,由于内管2直接接触热水或者热溶液,导致其内管2外表面依然有较高的温度,而太阳能吸热涂层6能够降低内管2的热量溢出。而中间聚氨酯保温层4进一步减少热量扩散,外管1内表面设有红外反射涂层7可以对聚氨酯保温层4的红外线反射,降低聚氨酯保温层4热量扩散。这样设置多层保温结构,逐步减少内管2内热量对外扩散,达到保温的效果。相比现有技术,保温效果更加明显,满足高温通热、长时间通热的情况需要。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吉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吉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24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