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承载平面摩擦水密上舵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1048.4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2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袁光华;高飞;潘伟芳;崔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远洋船舶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5/38 | 分类号: | B63H25/38;F16J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刘忠祥 |
地址: | 2242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平面 摩擦 水密 上舵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舵系中的舵杆舵承,尤其涉及用于大吨位船舶的平面摩擦水密上舵承。
背景技术
舵承是船舶舵系中的重要装置,舵承承受来至舵杆和舵叶的轴向和径向荷载,以保证舵叶随舵杆左右转动,从而改变船舶航向或使船舶保持直线航行。
随着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吨位货运船舶不断涌现,相应地用于操控船舶航向的舵系零件和重量也随着运载量的增加而增大。现行普遍按船舶行业标准CB/T3282—2001《平面摩擦水密上舵承》生产制造的上舵承产品,大都仅适用于3000—50000吨级货轮及60000吨级油轮,上舵承轴径也限于在φ500mm以下,而现有大吨位船舶,如320000吨级油轮,甚至400000吨级货轮仍使用现有标准舵承结构,由于其舵系重量的大幅增加,舵承的承载能力使用寿命和操控稳定性均显得不足。
现有船舶行业使用的平面摩擦水密上舵承主要包括固定安装于舵杆上的舵承架,以及用于滑动支承舵承架的舵承本体和本体座板,而舵承本体座板通过密封件与舵杆直接接触。在该结构中由于舵杆与密封件间直接接触密封,不仅加速了舵杆磨损破坏,影响舵杆的使用寿命,而且随着磨损间隙的增大,密封效果逐渐丧失,海水很容易对舵杆及其舵承零件形成侵蚀,使得舵杆使用寿命缩短,舵承的承载能力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承载能力强的高承载平面摩擦水密上舵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高承载平面摩擦水密上舵承,包括舵承本体、本体底板、径向轴瓦、轴向轴瓦及舵承架,所述径向轴瓦嵌装于舵承本体的轴瓦孔中,轴向轴瓦固定安装于本体底板上,舵承本体固定支承于本体底板上,舵承架滑动支承于相互垂直设置的径向轴瓦和轴向轴瓦上,在本体底板的中心孔内间隔设置有舵杆衬套,在舵杆衬套与本体底板之间至少安装有二道舵杆密封圈,在相邻舵杆密封圈之间设置有布油环。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舵承架滑动支承于相互垂直设置的径向轴瓦和轴向轴瓦上,装配时舵承架固定卡接于舵杆上,径向轴瓦和轴向轴瓦通过舵承架实现对舵承杆的轴向止推和径向限位,这样不但使舵杆与轴瓦之间不直接滑动接触,从根本上克服了轴瓦对舵杆的磨损,延长了舵杆的使用寿命,还使得舵承内部结构更为紧凑,且扩大了滑动接触面,大大提高了舵承的承载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舵杆转动的稳定性。又由于在本体座板中心孔内设置的舵杆衬套与本体座板之间装有密封圈,安装时将舵杆衬套固定于舵杆上,密封圈只与舵杆衬套相互接触密封,使得密封圈与舵杆不直接接触,很好地克服了密封圈对舵杆的摩擦磨损,有效地保护了舵杆,延长了舵杆的使用寿命,该结构也有效提高了密封效果,使海水无法对舵杆和舵承形成侵蚀。还由于在舵杆密封圈之间设置有布油环,该结构使润滑油能均匀地进入到密封圈的密封面上,既提高了密封效果又减轻密封圈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舵杆衬套与本体底板之间安装有三道舵杆密封圈,布油环上方设置有一道舵杆密封圈,布油环的下方设置有二道舵杆密封圈。该结构密封效果好,结构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方式,在所述舵承架上罩有防护罩,该防护罩固定安装于舵承本体上,防护罩的顶孔位置安装有护罩密封圈。该结构有效地阻止海水以及其它杂物从舵承上方进入舵承结构中,从而保证了舵承的可靠工作,延长了舵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舵杆密封圈和护罩密封圈均为带有骨架的唇形密封圈。以唇形密封圈替代原有的水密填料,不仅克服了水密填料的硬磨损,而且密封效果稳定,使用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布油环上的布油孔与本体底板上的管接头相连通。这种结构便于油泵对滑动面进行自动供油润滑,以确保持久良好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高承载平面摩擦水密上舵承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承载平面摩擦水密上舵承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Ⅰ部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Ⅱ部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本体座板、2—轴向轴瓦、3—管接头、4—舵承本体、5—径向轴瓦、6—舵承架、7—防护罩、8—舵杆、9—舵承支架、10—护罩密封圈、11—护罩密封压板、12—舵杆衬套、13—舵杆密封圈、14—布油环、15—舵杆密封压板、16—压板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远洋船舶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市远洋船舶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1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