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功能垫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0834.2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4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显卿;高飞;张娜;王开飞;秦红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功能 垫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功能垫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解液会不断的和正极活性物、负极活性物发生反应,电解液在充放电过程中也会发生分解反应,这些反应的发生都将消耗电解液,造成电解液不足,锂离子电池表现出容量衰减等较差的电性能,充放电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功能垫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功能垫片,包括:所述垫片置于极组和锂离子电池外壳之间,所述垫片包括垫片本体和吸液孔,所述垫片本体上设置有吸液孔,所述垫片的厚度0-3mm,所述垫片具有吸液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置于电池外壳和极组之间,阻止外壳和极组的直接接触,同时功能垫片稀松多孔,可以吸收较多的电解液,包裹在极组表面,在锂离子电池内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液态环境,有利于锂离子电池发挥出优异的电性能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片本体,2-吸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功能垫片,包括:所述垫片置于极组和锂离子电池外壳之间,所述垫片包括垫片本体和吸液孔,所述垫片本体上设置有吸液孔,所述垫片的厚度0-3mm,所述垫片具有吸液的能力。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垫片是锂离子电池极组一个侧面或者多个侧面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垫片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不与电解液发生反应,自身可以吸取一定量的电解液,同时要求;当锂离子电池极组内的电解液不足时,垫片中的电解液可以自动流转到极组中,当极组中的电解液过多时,可以返流到垫片中;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增加,极组内正负极片间的电解液消耗减少,锂离子电池外界温度等环境因素的改变时,功能垫片能实时的调节极组内部电解液的含量,使极组始终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电解液环境中,从而实现锂离子电池的稳定性,使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不因电解液不足而随使用次数以及外界温度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发生较大的变化,增强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稳定性,延长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可使用范围。
锂离子电池发生过充时,电解液发生分解反应,极组内局部电解液不足,此时功能垫片中的电解液流转到极组中,保证锂离子电池内部结构的稳定性,继续进行充电时而不会发生起火、爆炸等危险行为,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0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